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观音山  (第1/1页)
    观音山石,是火成岩,曾经是凯达格兰族盖石头屋的主要建材。至今观音山石仍然是重要的建材。附近很多工业区都是依靠这些石头而展开工作的。    凯达格兰族是已经消失的平埔族,不像西拉雅族还存留着曾经的族群记忆。    西拉雅族的语言虽然已经消失,但是荷兰人传教士留下用西拉雅族语拼写的“新港文书”,却让西拉雅族语有复兴的可能。    西拉雅族是最早接触到外来的汉人的民族,没有最先被灭掉,可以说是奇迹。    从成泰路右转凌云路,地形渐渐爬高,但是道路两侧的民房却不少。    林木森读过五股乡志,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是河港,观音山的木炭和石头,透过这个河港运到艋舺去交易。    在这里,淡水河汇聚成一个大湖泊,连接鸡笼河和淡水河主流。    艋舺是天龙市的发源地,是一个河港。当时可以行走海轮,现在已经淤浅。    而在当时,五股的洲子洋地区,是大天龙盆地最肥美的耕作区。至于现在的天龙市,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泛滥原。    能够逆势兴起,应该感谢开港通商,茶叶贸易的兴起,还有刘铭传在此设立巡抚衙门。中大员的一场大水,南大员的本土势力倾砸,让北大员阴错阳差的成了政治中心。    如果不是关渡大桥旁是狮子头被炸掉,这片肥美的平原也不会被荒废掉。    明明岛国人已经做过研究,狮子头不适合炸掉,偏偏要一意孤行。    没有地理知识,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沿着凌云路上去,山上还是有很多的工厂,显得有点杂乱,中间夹杂着用铁皮屋盖的土鸡城。    土鸡城标榜所用的鸡都是放山鸡,运动量充足。    至于为什用铁皮屋盖,除了建筑比较便宜,大约二十万就能盖出十坪的面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盖的房子,都要符合建筑法规。    不符合建筑法规的建筑,申请不到建筑执照,随时会被拆掉。    很显然,大部分新盖的房子,都不符合申请条件。    工厂也是用铁皮屋兴建,水泥建筑很少。    有很多的工厂是家庭式小工厂,或者聘用有二、三个劳工,生产单一的产品。    大多的产品都是去更大型的工厂争取来外包订单。    沿途看到的工厂,处了钢筋、铁条、螺丝之类的工厂以外,最多的就是做石板的板材工厂。    观音山的风水好,自古以来坟墓就多,现在更是有好几个灵骨塔,甚至火葬场盖在这里。    观音山石板工厂,很多都是做墓碑的。    “我觉得从这里骑过,阴风阵阵。木头你有没有感觉?”    “你想多了。”    林木森能看到的只有灵气,这里的灵气还是白色灵气,而不是都市核心的灰色灵气。    到了观音山和北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前,林木森找到了停车场。    把机车停在这里,一行人就往往山上去了。    “耗子,别回头看了,没人会偷的。”    董武发现陆昊东不专心走路,频频回头。    “新车难说。”    “现在偷机车赚不到多少钱,都偷汽车去了。”林木森安慰陆昊东道。    “有你这样安慰人的吗?木头,你被董武带坏了。”    观音山是一个火活山,它上一次的喷发,制造出天龙湖。    它不是很大,有过度开发的痕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