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一日顿悟四神通  (第1/2页)
    南门芊、北门云铮得了玉简,贴在手心观览。玉简之中依次刻录了四十八幅精致细腻的图画,似乎是一道极高明、极简明的功法。    二人眼下无心评判这功法的精粗高下,以二人之修为,也不足以断之。只是出于对珈蓝天罗的绝对信任,南门芊二人连忙依照这一功法运气修炼。    南门芊资质较本门云铮稍胜,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第一幅图画之中气运周天的法门就顺利运行了一遍,首尾兼备,干净利落。    南门芊得暇,感应一阵。    似乎身躯之中平白生出一种异力,和外界侵凌心神的肃杀之气完全相反,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对抗的锋芒,将外界压力逐渐消解。心中不由大为振奋。    又过了十余个呼吸,南门芊第二幅功法已经渐渐入巷,脸上寒意也逐渐退散,血色渐渐充盈,看起来十分康健。    两丈之外,北门云铮也已顺利将第一幅功法修完,呼吸匀停,不复战栗局促之态。    归无咎见这两个小家伙修行顺遂,也是松了一口气。此法果然并无差错。    心中一笑,暗道:“你还并未走入修炼之途,就已经欠下了许多人情。这些因果,却需要你将来自己去解决了。”    归无咎心中对话的对象,自然不是眼前南门芊、北门云铮二人,而是他预定的开山大弟子,黄希音。    交由南门芊、北门云铮的这道法诀,和那日交与云归海的法诀异曲同工,同样是黄希音修炼将来“反空蕴念剑”剑道的前车之鉴。    上次交由云归海的功法,包含了许多辰阳剑山观法图》中的剑理;而今日交给南门芊二人的功法,却全部源自本土文明之中的几部经典提炼演化。    作为前驱披荆斩棘,试探前路,这渊源着实不浅了。    归无咎有时也不免可惜,全珠的道法演化之路已经为自己所有。黄希音若想成就更高境界,却无如此简便的借力捷径了。    以归无咎现在的视野和智慧,所创制的法门已经臻至极高层次,虽然不若九宗真传那般完美无缺,但已经不是大能以下之兴作创造所能望其项背。    所缺陷者,不过是归无咎目前功行尚低,因此所创制的功法只能止步于筑基境界之圆满。结丹之后的法诀,却需要等待归无咎修为提高,日后逐渐弥补。    正因为这一部功法是从与“空蕴念剑”完全相斥的经典之中演化而来,二者之道理水火不容,故而一经运转,自然而然便能形成对抗剑气的斥力。    当然,这功效如此立竿见影,也是因为“空蕴念剑”剑气在黄阳界中历经数十万载,早已衰减到微乎其微的缘故。    见南门芊二人安然无恙,归无咎盘膝而坐,闭上双目,继续参研此处空蕴念剑剑气轮廓,精神气象。    半个时辰过去。    归无咎又感应了一段时间后,这神通的能力边界已然无限分明,赫然已经是理解到了极致、增无可增的地步。    归无咎几乎又找到了当年一笔一划创制持心卷》的感觉,一切形而上的神通法门化为具象,形上形下之间棱角分明,纤毫毕显。    归无咎暗暗慨叹,没想到道途之上又一道重大转折,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出现在今日。    归无咎当初立下志愿,研习通灵显化真形图》三千道术的道路的次第,与越衡宗任一先贤都决然不同。    为了对抗轩辕怀,追求战力的最大化,归无咎本拟在三千道术全部习得、即将成就元婴之时,一口气凝练十八道大神通。    而在此之前的斗战法门,却以第二真宝“天演钟”驾驭“履尘剑”应对。    虽然不久之后习得空蕴念剑,并以为“天人立地根”的证道之本。但是空蕴念剑和越衡宗十八神通乃是两条相互独立的修行线路,完全无有任何交集,自然更加起不到借鉴、辅佐、印证之效用。    故而归无咎的理念,依旧是分别追求两道神通的战力最大化。    但是今日“空蕴念剑”的完全形态尽数在眼前展示,却是彻底扭转形势,给了归无咎改弦更张的依据。    修道之人,一旦选定道途,便当心志坚凝,百折不回。但是这是由道心而言。以具体的方法和策略论,那就应当随时变化,万不可拘泥成法。    时至今日,归无咎当初立下的“十八神通”成道法门,理当进行些微调整。    大体而言,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