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黑户  (第1/1页)
    对赵红旗而言,赵长江的出现无疑让他的进城发展计划如虎添翼,可是就在他准备进城的前两天,一件突如其来的麻烦,却打乱了他的计划,那就是——青花的户口问题。    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对户口的观念并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所以“黑户”的情况是屡见不鲜。    很不凑巧,青花就是这屡见不鲜中的一例。    “那……同志,我现在给我家孩子上户口还来得及吗?”    站在派出所户籍管理室中的赵红旗,把村里面给开的介绍信放在桌子上,看着那位坐在板凳上看向自己一脸鄙视的工作人员,虽然心中恼火,但是为了孩子,他只能低声下气地说道。    “现在才想起来上户口,之前干啥去了?我告诉你啊,像你这样的人,就得罚款你知道吗!”    “是是是,您教训的是,我认罚,我认罚!”赵红旗心中问候着那人的祖宗,脸上满是恭敬。    “你认罚?!哼,你知道像你这样的情况,要罚多少吗!”工作人员语气依旧不善。    “多少啊?”    “多少?哼!按照计划生育超生处罚!”    听到这话,赵红旗当下就是一愣,他可是知道计划生育政策的。    最早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从1970年开始的,只不过当时并具体的条文政策。    所以真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的,因为在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计划生育开始成为了国家的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指的是除了少数民族之外的一般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超过一个孩子的叫做“超生”,超生就得罚款,而且罚款的数额都不低。    说实话,计划生育的政策,在那个消息闭塞、人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除了生孩子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农村,在起初的前几年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甚至一个家庭有三胎四胎的现象也是此起彼伏。    只不过那些人为了躲避罚款,会选择把自己生的孩子,过继到其他的没有生孩子的人的家中,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在农村泛滥,那就是“黑户”泛滥。    黑户,值得是没有户口的人。    而没有户口,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无非就是意味着不能上学而已。    在落后的农村,不上学也照样能够种地娶婆娘,所以也就没有人在意,任凭他们没有户口。    不过作为重生之人,赵红旗对户口一事却是极其看重,所以他现在即便是特别想一气之下离开这里,也不得不压制住心中的冲动,去低三下四。    “呼——”    赵红旗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对着那位狗眼看人低的办公人员说道:“那个同志,我对政策不是太了解,您看我得交多少罚款啊?”    “多少?那就看你了。”    似乎是觉得赵红旗有些好欺负,办公人员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冷笑,轻声说道。    两世为人的赵红旗,就算社会经历再少,也怎么会不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当下,他就转身看了看周围,见到门前窗外都没有人,便从口袋里面掏出了几张五块的钞票,放到了办公桌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