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 小县城近况 (第1/1页)
“彭导,你看这里,这片地怎么样?不是我和你吹,我们这里被誉为‘塞北小江南’,一年四季分明,而且气候还不错,和毛熊接壤,两国往来频繁,我们这……”眼前侃侃而谈的,是彭辉老家,小县城方面派来的专员。叫什么孙市长。 当然,应该是分管农业的副县长。 不过很正常。 别看小县城是一座市,但其实穷啊。 这是实话。 东北这边,因为气候问题,基本上都很穷。 这两年不是大旱,就是大雪,虽然没有水灾,但气候也变得厉害。 年轻人很少,大多数都在外地工作。 虽然不至于像南方的某些城市一样变成鬼城,但劳动力很少。 劳动力少,地多,很多地就荒了。 突然间听闻彭辉要买地,当然一个个激动不已。 这年头,只要合法的买卖,就没有领导不感兴趣的! 彭辉是谁? 华夏大导演! 当然,这不重要,否则就跟“姜子牙”蓝老一样,只是一个名人。 但是…… 彭辉的公司有钱啊! 他这一次来买地,少说也要几千万吧? 没办法。 东宁穷啊! 几千万对于整个城市而言,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 别看东宁是一座市,但其实只能算是强一点的小县城。 东宁是什么布局呢? 它位于绥芬河与绥阳中间,和毛熊接壤,算是边塞城市,但这里气候更好一些,民风更淳朴一些。 小县城只有一家高中,两家初中,再加上剩余的三座小学,这两年开发北河沿,收拢了一批资金,这才让小县城看上去不那么破败。 但还是穷! 名义上市,但其实根子里还是县。 旗下的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被隔壁的绥芬河吞并。 这样一来,东宁也能真正发展起来。 可惜…… 领导显然不会愿意这样想。 属于那种在全国都排不上名号的边缘小县城。 但这里也是有它的优点的。 首先,三面环山。 这就导致了风雪一般进不来。 所以这里的冬天,往往要比省会哈市晚半个月。 这也就导致了这里的农作物在没有遭到天灾的情况下,收成不错。 其实东宁本地人都知道,东北最知名的五常大米,有半数其实是从东宁种植出去的。 这很正常。 否则只是指望五常那么屁大点的地方,想要供给全国那么多需求,卖了也不够! 你还不能说不正宗。 因为很多五常本地人,都吃东宁的米。 而且设备啊、米种啊,全都是五常那边的。 除去名字上不一样,其他都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小县城能够逐渐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但是…… 还是穷。 几千万对于东宁而言,就是大项目! 原因是…… 这里的确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商业…… 这里虽然靠近毛熊边关,但两国往来商人很费劲,往往要扣很长时间。 不是咱们扣他的,是他们扣咱的。 农业…… 因为大米的缘故,所以这里种的最多的,就是麦田和水稻。 这也就导致了,本地并没有多少荒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