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庆叔的过去 (第1/2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是什么改变了当初想要简单生活的大部分美国人呢,只能是资本的力量。资本的力量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改变着全世界。 早餐吃了内华达州牛rou面,张诚开车带着没有驾照的艾玛艾米丽姐妹办个信用卡,本来家中平时用不上的这信用卡卡是为了给她们在监狱服刑的父亲安德烈通过网银汇款。 监狱里也是有商店能购物的,虽然价格有些贵货物也不是那么全。但是,这是监狱啊,有地方买东西已经不错啦。 而张诚本人呢,最讨厌的两种人就是种族主义者和黑鬼——而艾玛艾米丽的父亲安德烈正好是前者。张诚实在不想和这种人发生什么联系,哪怕是经济上的,当然上对方年轻漂亮的女儿则被自动忽略。 至于歧视黑人,好吧,张诚的确是歧视黑人了。可黑人的所作所为又有哪些是让人尊重的呢,在美国黑人就是犯罪、贫穷、缺乏责任感、欢乐多、作死、反社会的代名词。 张诚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落后就要挨打,现在黑人的社会地位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他们理所当然的要对此负全责。 当然张诚还没傻到去街上指着某个黑人叫他黑鬼——对付黑鬼张诚一般的策略就是:我看不见你,我看不见你,我看不见你。对于黑人主动上来挑衅的,张诚当然也不介意活动一下筋骨。 办好信用卡之后,让张诚意外的是这两姐妹给父亲汇款的数额,艾玛准备了5美元汇给监狱中的父亲。而作为jiejie的艾米丽则足足准备了8美元的巨款…… 张诚家里是不缺现金的,客厅的一个橱柜中满满的装了上百万美金的公共零花钱——这些是张诚留在家中用来支付例如外卖小费或者家政小时工小费的,大家出门前也都养成了从里面拿几张美钞防身的习惯。艾米丽艾玛两姐妹信用卡开户的时候。张诚也习惯性的各自给存入一万美金打底。 其实比起张诚家中装饰和日用的各种文物古董,这点钱实在不算什么。真的就是零花钱而已——摔个北宋官窑的盘子就不止几十万美金了。家里的食材等虽然都是自家农场牧场葡萄酒庄产的,走个账就行,可哪怕是走账每个月家里也是几十万美金的开销。 可是在张诚看来,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简朴啦,如果旧社会的话,家里起码也要请几十口子佣人吧——美国人工才是最贵的,有证书的职业管家更是高薪金领职业。 说起管家,张诚也不是没想过雇佣一个职业的英国管家。要一口纯正伦敦腔留着短胡子穿着笔挺黑西服平光眼镜带银怀表的那种,门口也要站个包红头的阿三当门童。可想起英国人来,张诚心中总是隐隐作痛或者说感情复杂。 自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市场之后,也将古老的中国带入近现代和殖民地之中。可以说没有当年英国人的粗暴,现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恐怕还要拖后——八股文再研究五百年也造不出核弹来,这比南辕北辙可要远得多了,毕竟地球基本还是圆的,环游世界是可行的。 这种心理有点像日本人感激美国人佩里一样。可是这中间百多年的阵痛一张张不平等条约,哪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说远了,按照美国一个牛rou汉堡三四美元的消费水平。几美元也是一笔小钱——至于一两美元的汉堡,那既不是小麦粉做的里面也不可能是牛rou,你要说这是汉堡也不是不行。反正张诚是不吃的。可是按照华人的观点,既然寄钱了,怎么也得寄个50、100的整数吧。 于是张诚就问了:“这点钱在监狱够花吗?” 艾玛:“我问过了,我父亲住的那个监狱香蕉25美分一个,苹果1美元一个,5美元能买4个香蕉和4个苹果呢。” 艾米丽:“我也算好了,给父亲准备的8美元能买两包香烟和几张邮票。” 张诚一想,也是啊,这美国监狱里管吃管住的。能花钱的地方也就是买些零食和香烟了。 酒在美国监狱中是绝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