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渡河前夕(续) (第1/1页)
茅津历史悠久,据说在商朝时期已经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 因茅戎曾占据此地,故称为茅津。 申生一行抵达茅津后,立刻派人前去寻找向导,为渡河作准备。 此时乃是一月份,天寒地冻,夜晚气温骤降,黄河早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 事实上,这段时间,黄河河面上的冰层就未曾完全融化过。 现在不像后世的大工业时代,全球气温变暖。 一般来说,古代的冬天是很冷的,尤其是在北方,黄河连续个把月结冰,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此时还相对好一点。 因为按照后世地质学家的测定,春秋时代刚从所谓的小冰河期中走出来,气温回暖。 在周穆王二年,中国进入了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小冰河期,前后持续二百三十多年,到平王东迁时大致结束。 根据《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幽王九年,秋九月,桃杏实!” 中原地区,桃杏成熟的季节一般是在夏季,而周幽王时竟然推迟到了秋季九月(大约是阳历的十月份)。 可见,当时的天气可不是一般的寒冷! 如果这么说还不够直观的话。 举个反例,《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北伐匈奴时,“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西汉前期还没有进入第二个小冰河期。 没进入小冰河期,遇到天气冷的时候,都能冻掉人的手指,更别谈小冰河期了! 申生其实是应该庆幸的,庆幸自己天生公卿。 虽然被迫流亡,但是,他至少不会因为天气寒冷而担心生存的问题。 若他此时重生在一个贫寒呢小民家庭,能不能捱过这个冬天,都要打个问号? “太子,人找来了!” 没过多久,羊舍突带着两个人来到申生面前。 一老一少。 老的留着一捋发白的山羊胡须,背微驼,拄着拐杖。 年轻人面容黝黑,看起来似乎在二十岁上下,搀扶着老者。 “申生见过长者!”申生首先对老人作揖行礼。 老者同样作揖回礼。 “贵人要渡河?” 老者丝毫没有因为羊舌突的那声太子,而吓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倒是年轻人搀扶老者的手抖了一抖,旋即又强自镇定下来。 “然也!” 申生虽然不知道这位老人究竟是国人还是野人,但是他却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和怠慢之心。 概因为在此时,无论是国人,还是野人,都不是好惹的主! 国人自不必说,连国君都要想方设法的讨好国人! 比如,申生的老父晋献公为了能够收买国人之心,巩固桓叔一脉在晋国的统治,允许国人上书议论国政。 绛城东郊村民祖朝就曾经上书给晋献公,询问国政。 然后,这位叫做祖朝的国人,大道理还讲的头头是道,搞的晋献公亲自召见,据说两人在一起谈论了三天,最后的结果是晋献公师事祖朝。 这事是不是自导自演? 申生不知道,反正此时的国人就是这么牛叉! 同样地,野人其实也不差! 就拿重耳来说,历史上重耳流亡期间,经过卫国五鹿这个地方的时候,弹尽粮绝,饿的眼冒绿光。 于是,向野人乞食(要饭),然后《左传》上是这样说的“野人与之块!”,意思就是,嗯,请你吃土…… 要知道此时的贵族和平民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 贵族佩剑,长袖大袍。 重耳即便是流亡,那也是贵族。 更别提还有一大帮人跟随着。 但是,野人就是这么牛叉,敢直接硬怼! 当然了,这只是个例。 但万一碰见了呢? 自找麻烦,实在没必要! 况且,申生接受的是平等年代的尊老爱幼教育,没有什么太深的等级观念! “长者可愿意助我等渡河?”申生问 “贵人既然有请,老朽不敢辞!” “善!”申生大喜。 虽然他早就知道,这俩人肯定是愿意帮助他们渡河的。 不然,何必要跟着羊舌突前来? 但是,他这样再亲自过问一边,更显尊重! 人嘛,无论长幼尊卑,哪个不希望受人尊重? 沿着冰层横渡黄河可不是什么小事,若是真有个万一,他们这群人全部得落个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这样想,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二人看起来也不像是那种的阴狠毒辣的人! 但,羊舌突为什么找了两个人过来,这一老一少什么关系,还用再多说吗? 身为一军之将,可不能那么天真! 一个错误的决策,就可能导致全军覆灭。 申生是要为他的这支曲沃子弟兵负责的! 宋大夫华元的教训还不足以警醒吗? 前607年,郑伐宋,华元统军迎战,战前为鼓舞士气,华元命人杀羊犒军,但在忙乱中却忘了给他自己的御戎羊斟分一份。 羊斟因此便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之后,宋郑交战,羊斟直接驾车冲到郑军军中。 然后就没然后了,华元被俘,宋军惨败! 总之一句话,礼多人不怪! 不要因为一些面子上的小事,而惹的别人暗生歹心! 真有个万一,就问亏不亏? “申生在此先行谢过长者,渡河之后必有厚报!” 申生再三行礼,表示感谢! 老者还礼,“贵人客气了,老朽不敢当!” 既然如此,那就渡河吧! “渡河!”申生命令道。 随着命令的下达,原本有些疲惫的士卒瞬间精神一震。 之前,三三两两低声窃窃私语的士卒也停止了交谈,变的精神抖擞了起来。 他们这些人之所以会跟着申生流亡,一方面是因为军命难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申生这个人。 在从曲沃离开之后,不少人其实是迷茫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去哪? 后来有了目标,那就是渡河离开晋国! 现在这个目标即将要实现,马上就能渡河离去,一旦离去,也算是逃出生天了! 这几日连续不断的急行军,等的不就是渡河的这一刻吗? 所以,有一种胜利的喜悦情绪在军中蔓延开来! 这种喜悦短暂的冲散了远离家乡,远走他国的不舍和彷徨! …… (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