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2去孔府上学吧! (第1/1页)
季归年干咳两声,示意这种“杀无赦”的言论,太过骇人。 魏朱可没这顾虑,“你们的契在我手上,如果我去县衙状告你们背主,按照律法五十大板下,你们很难活命,如果我再用上点银子打点下,你们可能连二十下都撑不过。” 魏朱声音不大,但是一字一句震慑人心。 “我这人喜欢什么话都明着来说,但是这不代表我做事也都明着来干。 在我这里你们记住了,用心做了我钱多的是,但是你们要是敢敷衍了事,我也有的是办法等着你们。” 整个作坊鸦雀无声,气氛低迷到无以复加。 “好了。”魏朱言语轻快道,“现在谁能告诉我,我们这里排版最快的师傅是哪位?”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有位系着围裙的师傅走了出来,“书坊排版一直都是我做的。” 那师傅不谦不卑道,“不知掌柜可有其他安排?” “你最快排版是多长时间?” “那需要看雕刻师傅的速度。”那人回道,“一面版面大约用时2到3天,如果字数细小,用的时间还要更长。” “是雕刻整块版面吗?” “是。” 魏朱皱眉,“怎么会这么慢?”难道这个时候还没有活字印刷术? 魏朱先是皱眉,复又惊喜,如果这个时代还没有活字印刷术,那是不是说自己又一次占了先机。 要知道,那可是四大发明之一啊。 魏朱在原地来回踱了几步,她这种凝眉沉思,然后痴痴笑笑,看的季归年还以为她疯了。 魏朱脚步一停,双拳紧握,眼中光亮熊熊燃烧。 “天意啊!这一切都是天意!” “你叫什么?”魏朱问向那个排版师傅。 “小的名叫郑安。”郑安接着回到,“小的从学徒时就在书坊,算起来已经十年有余。” 即是元老,又是骨干,履历长,经验多,这人或许可以重点培养一下。 不过这活字印刷术也是个好东西,虽然后期可以推广出去,但是前期还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好。 “你过来。” 魏朱对着那个人招招手,示意对方过来。 那人犹豫了一下,都到魏朱边,“掌柜,有话请说。” 魏朱拿出了季老爷子的书稿,“这样一本书,你觉得多长时间能够装订成册?” 郑安估量了一下字数。 “至少也要三五月。”郑安道,“就这还要在雕刻师昼夜不停赶工的况下。” 三五月才出一册,按照魏朱未来的估算,这实在是太慢了。 魏朱想了下,“郑师傅,我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不过这事儿十分隐秘,你必须除之以外,不得让其他人知晓。” 郑安眼中闪过凝重,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要想在另外一个人上学会东西,那都是要从童工开始,每跟着师傅端茶倒水,伺候师傅开心了,对方才有可能把一星半点的东西交给你。 魏朱上来就要把提高雕版方法告诉自己,这不得不让郑安一有顾虑。 如果他在魏朱这里学到了这种极其隐秘的东西,那他势必一辈子都要为魏朱效命,因为主人家是不会让外人知道这种隐秘的。 如果自己有一天想走的话,恐怕那下场十分惨烈。 魏朱不明白郑安的顾虑,因为两人之间隔了数千年的差距。 “小的愿意学习。” 郑安恭敬行了一礼,然后如此回到。 虽然他能想到以后自己可能面对的,但是排版排了一辈子的他,真的很想学习到魏朱的方法。 于是魏朱就对着郑安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说了起来,郑安先是惊讶,而后神色越来越凝重。 他还以为对方教他的只是一两个小技巧,没想到却是彻底颠覆以往印刷的新模式。 他已经能够想到,如果这种方法被世人知晓,将会掀起多么大的波澜。 如果魏朱不外授这种方法,那她不论去哪个书坊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他倒是已经能够了解为东家的季归年,为什么世事俱听魏朱吩咐了。 “魏师傅。”郑安后退一步,突然对着魏朱行了一记大礼,“倾囊相授之恩小的没齿难忘,以后若有能用上的地方,管吩咐。” 一旁的季归年无奈笑笑,他就知道,不论在哪里,不论面对的是多么难以控制的场面,只要是魏朱的话,就一定可以。 “既然如此,那我的书就托付给郑师傅了。”魏朱道,“虽然前期可能会繁琐一点,但是这一点能大大加快我们印制的速度。” 郑安看了看书稿,“这些书稿可以分成五册,不知掌柜首册准备要印多少册?” “一般的纸张装订一千册,中等纸张五百册,上等纸张一百册册,另外请雕工师傅根据内容,在中等放入插画五张,上等放入十张。” “五卷书籍供一千六百册,如果装订完成的话,大约需要四个月……” “不不不。”魏朱轻摇手指,“这只不过是第一册的数量。” 郑安震惊,“单单一册书籍就这么多的数量,那要是五卷加起来,岂不是……” 郑安担忧,“毕竟才刚刚印制,还不知道反响如何?这样……会不会太多了些?” “无事。”魏朱却十分大度,“你印刷就是,后面这些书的销售问题,是我这个掌柜的事。” “不过这些书稿,你一定要保存好了。”魏朱道,“除你之外,不准任何人靠近。” 这种将珍贵东西郑重托付的仪式感,让郑安心里一阵guntang。 如此珍贵的书稿,即使魏朱不说,郑安也会拼了命保护好。 “郑安定然不辱使命!” “孺子可教也。”魏朱拍拍郑安的肩膀,看着他像打了鸡血一样,带着书坊的其他人印刷去了。 季归年道,“你第一册就印这么多,不怕到时候卖不出去砸手里吗?” 魏朱一扬下巴,“你见我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生意。” 对于这种铁打的事实,季归年从不分辨,“我还以为你要把这书坊改建成第二个青云居。” 季归年失笑。 也是,这里是京城,不是陵阳那种小地方,青云居怎能搬到这里来。 魏朱神色古怪的看着青云居,好像忘记跟他说,她已经再建着这件事了。 不过,还是等着揭彩的那一天再说吧,季归年现在最重要的是准备试。 “你觉得京中谁的学问最好?” 季归年不知道魏朱为什么会这么问。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三朝帝师,太傅孔家。”说起孔曾一家,季归年心向往之。 “即是如此,你觉得去他府上求学怎么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