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三千泡影 (第2/2页)
心好像多了一层业障,以前我没有觉察,万事不要勉强,参悟不透,即便放下,不可强行运转真气,若走火入魔,反而不好。” “师父要传授弟子那第六层心法么?”萧渐漓略微吃了一惊。 “对,你过来,记好了。”说罢,尽融将脸附在萧渐漓耳边,一字一句的将净土宗心法念了出来。 这大乘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层心法,前四层尚有文字记载,但是后四层,却是代代口述,若参不破前一层,便永远无法得知后一层的内容,怕的是有人强行修行,反而会导致大祸。 ——*—— 十月初七,诸事不宜。 天尚未亮,寺院的钟声便已经响起,萧渐漓一身青色布衣,站在寺院门口,向尽融长老道别。 天上乌云密布,寒风阵阵,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不停翻滚。 这位永宁府的世子,此刻面色略显苍白,寒潭般的双眸似乎蒙上了一层迷雾。 辞别了尽融,他朝栓在寺门外马槽旁的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走去。 他要去中都跟叶楚材汇合,董问贤的事情,要尽早解决,不能让他参透那本《通玄心经》。 他刚翻身上马,天空中,一只灰色的信鸽飞来,盘旋了片刻,然后落在了他的肩头。 鸽子的爪子上,绑着一个小小的蜡丸。 搓开蜡丸,里面一张小纸上写着一串零乱的字符。这是血脸送来的夜雨阁密函。 他扫了一眼那串字符,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她果然死了。一瞬间,全身莫名其妙的就冷了下来。 她真的死了么? 那个在他园子里大作文章,那个将探花楼闹得乌烟瘴气,那个敢在五台山拆庙的孩子,真的死了么。 那个跟他一起奏出那曲《高唐赋》的美丽少女,真的死了么。 三千世界,皆为泡影。 只是怎么会有那么美好的泡影。 不能去想,不能再想。 马鞭一挥,胯下骏马飞快的向东奔去,寒风吹在面上,如刀割一样疼。 这般不晓得飞驰了多久,直到天色渐晚,才回过神来,却发现,周围一片荒芜。不晓得什么时候,竟已经偏离了主道。 这不是去中都的方向,这是回忻州府五台山的方向。 他怎么会朝这个方向走的呢,魔障,必定是他心中有了魔障。 待要掉头,却发现胯下那匹马,口里已经在吐着细细的白沫。 他这一路不要命的飞奔,已经耗尽了这匹骏马所有的体力。 他叹了口气,下了马,看了眼四周,荒原上,依稀可以见到一座小庙,天色已晚,先在这里过上一夜,明日再行罢。 他牵着马匹,低头朝那寺庙方向踯躅行去,到得跟前,发现那庙已经破败不堪,似乎很久没有人来供奉香火。 推开结满蛛网的庙门,昏暗中看了眼佛龛中的佛像,原来这里供奉的,是大愿地藏王菩萨。 他将庙门掩上,然后靠在一根柱子下坐了下来,眼睛一闭上,却看到一张苍白的脸和那张脸上痛苦的表情。 “这不公平,你见过了我,我却不知道你长什么样子。” 这竟是她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那一剑,心脉俱断,她应该很痛罢。 她那样可爱的一个人,为什么要承受那样的痛苦呢。 萧渐漓觉得自己的思维,开始混乱。 不行,魔障,一定是魔障。 若要成佛,便需破除一切魔障,那个莫名其妙出现在他视野中的女孩,便是一个魔障。 他努力将思绪收回,运起前日方学的大乘八宗心法第六层净土宗心法,想要将那魔障从脑海中清除出去。 只是不管他怎么努力,那张苍白的痛苦的美丽的面孔,就是挥之不去。 他不知道,那张面孔,已经不知觉中,融入了他的灵魂,即便是将那大乘八宗心法练到第八层,也无法将这魔障清除。 突然,只觉得脑袋里一阵剧痛,全身像火烧一样难受,胸口被什么东西堵住,呼吸变得格外的费力,身上的真气,在全身快速的游走。 他心中暗叫一声不好,想要努力将这股真气控制住,归入丹田,但是那股真气力道之大,根本无法控制,胸口似要炸开一般,他啊的叫了一声,一口鲜血从嘴角溢出,人便缓缓向后倒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