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三章:真正的SVIP!(求订阅,求月票!)  (第1/2页)
    “世信呐,怎么才出来啊?刚在里面磨蹭什么呢?”    古城文化公司门前,站在门口等了半天的吴明见李世信背着手从门口出来,招呼了一句。    跟许戈刚才的一番,李世信觉得没有必要跟这一群老粉说,便就笑着摇了摇头。    让一群老粉再稍等片刻,他走到了正在布置的舞台之上。    刚才彩排完毕,筹备组给李世信等人发放了嘉宾卡。现场的工作人员见他年岁大,手中又拿着牵着蓝绳的嘉宾卡,还以为是过来熟悉舞台的,纷纷鞠躬叫了老师。    李世信笑呵呵的一一招呼着,便走到了那面鼓王鼓前。    刚才离远了看,他已经感到这鼓的气势。    但是站到近前再看,这面鼓王鼓给李世信的感觉又不一样了;跟大门一般高的大鼓,人站在这鼓面前活像一只等待入锅的鱼!    默默的看了看那崭新的,只在鼓面的中心点上漆了圈红漆的鼓面,李世信点了点头。    不错,有排面!    暗暗夸了一句文化节筹备组有眼光,他便将那鼓架子上插着的鼓槌伸手拎了起来。    好家伙!    一入手就感觉出来分量了。    鼓槌约莫长八十公分,足有成人的手腕粗细。看样子是铜制的,鼓槌的两端都拴着半尺长的红绳。放在手中一掂量,单只鼓槌不下三十斤。    “老师,这东西沉,您还是放下吧,别伤着您。”    一旁,一个工作人员好心提醒了一声。    李世信对那人微微一笑,“谢谢小伙子啊。”    本来那小年轻就是随口提醒,但抬头见了李世信面貌,哎呦一声。    再看他手中拿着的嘉宾证,眼睛一亮:“信爷!您也来参加开幕式?”    李世信见对方认出了自己,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小年轻明显是看过《漠北》的,见到李世信挺兴奋。    过来又是合影又是夸《漠北》,聊了好一通,见李世信的目光时不时的打量着手中的鼓槌,便砸了砸嘴:“信爷,你说这玩意在古代的时候真有人玩儿的转么?”    面对这个问题,李世信笑了:“这制鼓的手艺既然存在,那肯定就不是为了摆着好看的啊。”    “我看悬。”小年轻撇了撇嘴,“刚才我试了试,这鼓槌单手拿着就挺费劲了,要是轮起来。那得多壮的人?怕是得史泰龙或者施瓦辛格那样儿的。古代的时候,哪有那么样的巨汉?”    听到这番猜测,李世信笑道,“也不一定,别小瞧古代人。就不说别的,咱们拍《倾城》的时候,慈秀为少年郭元正讨要征兵用的东西,那一段我们是考据了资料的。    唐朝时候征兵的标准,就是身着三层甲,荷戈带剑,背着三日的口粮一日之内奔袭一百里。这个标准,已经不亚于咱们现在的训练强度了。    而且唐军精锐士卒要求以腰开方式,开十二石弩。小伙砸,十二石换算成现在的重量单位,那可是六百多斤呐!”    听到这个,那小伙咋舌:“六百多斤?我的天。我这样的在唐朝算是当不了兵是吧?”    “哈哈、”李世信笑而不答,只是着拍了拍小伙瘦弱的肩膀。    你这样的在唐朝不仅当不了兵,怕是种地都费劲呐。    “那李老师你说,在古代行军打仗之前,真有力士敲这样的鼓振奋三军?”    想到自己从点唱机里兑换出来的万军奔腾鼓技法,李世信笃定的点了点头:“肯定有啊。不过……打鼓的也不见得是力士。”    面对小伙儿脸上的疑惑,他颠了颠手中的鼓槌。    手腕一抖,不知道怎么使的劲儿,那看似笨拙的鼓槌,便顺着他的手腕就翻了个筋斗花!    在小伙子楞模楞眼之中,李世信淡淡一笑,将鼓槌塞到了小年轻的手中。    “光有力气不行,得会用巧劲儿。呐,鼓槌你收好了,走了啊小伙砸。”    “唉、您慢点李老师。”    看着李世信背着手缓缓走下舞台走远了,小伙才挠了挠后脑勺。手里捧着鼓槌,想了了李世信刚才的动作,也学着一抖。    当啷!    “哎呦我艹!”    筋斗花没出来,砸脚了。    ……    次日。    下午四点半,李世信带着一群老粉按照文化节筹备组的要求,就提前到了位于临夏古城文化公司前面的文化广场。    这一次的文化节开幕式采取的是网上公开售票,票价不高,李世信带着一群老粉从嘉宾通道入场的时候,文化广场前面的大街上已经聚满了等待入场的国内外游客,期间还有一些主播模样的人在高高举着手机,拍摄者现场实况。    人头攒动闹闹哄哄,还没开始入场呢,门口就围了怕不下两三千号,整条街都堵死了。    广场里头,巨大的书卷造型舞台已经搭建完毕,灯光音响也在上午的时候调试完备。    李世信和吴明,刘峰,张耀中等人进到里头,恰好遇到了昨天跟他说话那工作人员。    看着对方脚上打着厚厚的石膏,李世信奇了:“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