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众望所归!  (第2/2页)
杀在摇篮里!    反正这个时候,老周或许也感觉到了安全市场是个机会,但还没有想的太透,对整体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规模的判断,应该还不清晰。    更多的因素,还是想“洗白”自己身上“流氓软件之父”的骂名。    前世时,    “3q大战”的起因,正是腾讯在2年推出了qq医生,之后又升级为qq电脑管家,直接威胁到360在安全领域的市场地位。    之所以爆发战争,是因为那时的360早已是安全市场的老大。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而现在,如果在360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推出电脑管家。    凭借着易迅的用户规模,360根本不可能成长起来……    不过风险就是,    杀毒行业的反弹,星河系可能要承担一部分。    好在现在还有老周在前面抗刀……    只要这件事继续发酵,等到全社会开始重点关注和反思的时候。    易迅在合适的时机推出“电脑管家”,说不定还能收割一大批媒体和用户的好感。    推出的时机很重要,切入的方式也必须设计巧妙……    隋波的计划是    可以先和杀毒软件公司合作,将杀毒这块的业务分享出去。    先重点从反流氓软件和恶意入侵入手,同时靠着“管理电脑”的功能来获得用户喜爱。    等到老周按奈不住,再次在杀毒上下手,引发行业巨变,尘埃落地之后。    易迅再悄悄跟上……    反正对于普通用户,尤其是大多数不精通电脑的用户而言,杀毒并不是刚需。    事实上,dow系统还是很强大的。    能够通过不断打补丁的方式,来防御大多数的病毒……    而电脑管家最受用户喜爱的一点,    就是“傻瓜式”的一键清理垃圾、电脑加速、电脑体检这些贴心功能。    换言之,    电脑的“管理”功能,比起“杀毒”功效。    从用户角度,感受反而会更清晰明白……    ………………    不提隋波这边正在悄悄针对安全市场进行部署……    “双虎之争”所引发的“反流氓软件大战”也开始愈演愈烈!    在奇虎和雅虎互相封杀,诉诸公堂,“口水仗”暂时告一段落之后。    江湖中的“反流氓软件”浪潮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又进入了新的阶段    先是出现了一个由“网友”组建的“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的组织。    开始在全国范围起诉那些“流氓软件”公司    在帝都法院起诉中搜、在全国八个城市同时起诉千橡互动……    随后,必应、一淘、google等众多知名公司,    也都陷入了被指为“流氓软件”的声讨中!    必应的“必应搜霸”、一淘在和淘宝竞争时为了推广曾捆绑多个软件、google捆绑zip、realpy等软件……    在前两年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几乎绝大多数公司,都采用过捆绑插件的方式推广。    这样一算,真是“洪洞县里无好人”啊!    媒体统计了一圈,才发现    好像只有星河系旗下的公司,还有网易,两家没有过捆绑插件的推广行为……    尤其是星河系,    不仅在火狐浏览器上,专门有禁止插件主动安装的功能;    在收购了一些软件,如千千静听、暴风影音等工具类软件后,还将原本这些软件的插件捆绑全部都取消了!    堪称是业内的一股清流啊!    到了7月,杀毒软件公司终于有反应了……    江民在新推出的杀毒软件kv27中,除了计算机反病毒传统“三反”外。    新增了如“流氓软件”卸载、系统漏洞检查、安全助手、网银网游密码保护、系统安全诊断、文件粉碎、反网络钓鱼、反垃圾邮件等多种安全功能。    开始代表杀毒正规军,正式向“流氓软件”宣战。    但紧接着,雅虎中国3721又将杀毒软件公司安博士告上法院。    称安博士旗下一款反间谍软件专杀工具判定其“3721网络实名”为间谍软件,这一做法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影响了其在中国的业务。    博士也感到冤枉……    业界绝大多数杀毒软件都能识别3721软件,为什么单单告安博士?    3721这是挑了个“软柿子”捏呢?    随着一连串的诉讼发生后,    人们才逐渐意识到,    反流氓软件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国内对互联网相关法律缺失和滞后的问题。    到底该怎么判断,什么样的软件才是“流氓软件”?    这个标准谁来定?    在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之后,官方终于开始介入了!    由信产部牵头,公安部、文化部、司法部等部委参与其中。    邀请了众多互联网公司、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举行座谈会和研讨会,进行调研和讨论。    希望能就“流氓软件”具体的规范、技术特征进行确定,以作为判定“流氓软件”的技术标准。    不过,因为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具有“流氓”性质。    即使是被起诉的“雅虎助手”,都明确表态自己是反“流氓”的……    单靠座谈会,根本无法达成具体的决议。    之后,在信产部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成立了“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将“流氓软件”更名为“恶意软件”。    以行业自律的方式,团结广大企业共同抵制恶意软件的传播,为我国互联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并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认定委员会”。    由该委员会对“恶意软件”进行技术判定。    对于这个拥有“恶意软件”判定权的委员会,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争取委员名额。    但最后出台的委员会主席人选,却是没人有一丝异议星河集团董事长,隋波。    不过有趣的是,隋波却推辞不就。    只是由百度eo王川、易迅eo小马哥等人,代表各自公司担任26名委员之一。    并帮他传话说    “相信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没有主观恶意的行为。    捆绑插件,是互联网发展历史中,草莽时期的产物,是成长的剧痛。    有错则改之,大家的目光要向前看。    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用户使用体验,保护用户信息安全,这也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责任!”    这番话传出去,也引起了上至官方,下至用户的一片赞许。    隋波哪有这个闲工夫去扯这些皮?    都是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赶快干点正事才是真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