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二师兄的警告  (第2/2页)
。”    “心结还需看开,天地只有秩序,神佛也有道理,人不信命,神却信,人不能改命,神却可以,可是你能明白,这个改,不是那个改么?”    “不管是猴子的地煞七十二变,还是我的天罡三十六变,都是度灾挡煞的神通,躲过三灾六劫,天人五衰,这就是改命,可是你看我们改了多少?”    二师兄摇摇头,之后便不再说话。    其实别看表面二师兄如此豁达,但是其实也不过是看开之后的一种放弃。    就像是佛家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空相,空空相。    无我无人,无相。    是放下,也是屈服。    屈服于天地大势,天道命运。    个体相对于天地,真的很卑微,二师兄可以说看透,但其实什么也没看透,依旧浑浑噩噩的,做他心目中的升斗小民,不敢奢望当年风光。    比起二师兄所说的猴子颓废,其实二师兄也一样,只是他以为他看开了。    或者说,他确实看开了。    只是周易并不认同。    或者说,他需要的不是这种看透,放下。    看似豁达,其实自暴自弃。    他周易心中始终藏着一口气,不愿放下,还想争一争。    可是他也明白,争不过的。    他现在的一切都是捡来的,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让他入局的诱饵,或者说筹码。    你说他拿入局的筹码想要做那布局人,可能么?    根本就不现实。    离开二师兄这边,周易按着二师兄给的地址,很快找到了当年的齐天大圣挂单的寺庙。    魔都一间富丽堂皇的大寺庙,人来人往,香火鼎盛。    周易刚到,就有小和尚迎接,说已经备下素斋等他过去。    穿过幽禁的小路,周易很快在一间独门独栋的禅房之中看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猢狲。    面容慈祥,体态丰满,雍容大度,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弥勒佛。    从佛像上走出来的。    看不出一点毛脸雷公嘴的样子。    “坐。”    禅房不大,一边就是简单的座椅,上面就是之前所说的素斋,另外一边几本佛经,一个打坐休息用的矮床。    这样的环境很不符合之前看到的大寺庙形象,但是却格外的融洽。    “应有诸多疑问,但心确需先安宁,气也当平顺,先吃饭。”    圆桌子上的素斋很简单,青菜豆腐,萝卜豆角之类的,很清淡,让人一看就不想吃的那种。    不过既然来了,自然客随主便,周易坐下,静静的吃饭。    之前躁动的心也慢慢静下来。    尽管很多人对佛有很大的偏见,但是有一点无法否定,佛理蕴藏智慧。    超然世外的大智慧,不输道家的出世无为。    至少周易的心静下了。    片刻之后,小沙弥收走餐具,周易跟着孙悟空来到后院。    一块巨石上插着一根棍子,不是别的,正是金箍棒,只是长时间不用,早已落满尘埃和植物。    “定住心猿则悟空,拴住意马即化龙,戒贪戒色共八戒,戒杀戒噌是悟净。”    孙悟空看着后院的定海神针,缓缓念叨。    “其实,所谓局,所谓命,都是外物,你应当学会看透物质之内的联系,而不是浅显的看清一切。”    孙悟空转过身看向周易,一双眼睛之中有的只是平和与自然,没有猢狲的半点灵动与顽性。    “你即是你,天地即是天地,佛也是佛,神也是神,如何,还是看自己。”    “你认为这金箍棒是降魔伏妖的神器,他也认为是,但是棍子其实就是棍子,我可以将它竖起来,定住自身欲念,也可以放下,成为手无寸铁的凡人,但是这些都是我们的想法。”    “棍子还是棍子,竖着,或者躺着。”    “我还是我,无论是孙悟空,还是齐天大圣,亦或是斗战胜佛,变得是身份,不变的应该是自己。”    周易若有说无,但是内心却偏偏排斥。    这是属于佛门的空相理念,孙悟空以此为根,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以至于变成现在的模样。    至少比起二师兄的伪装,猴子是真的放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