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求收藏)  (第1/3页)
    七日后。    黎明时分陇国上京大雨,青龙山中狂风卷着暴雨像千万支利箭一样拼命射击着山中林木。    午时,有两个人打着伞走入了青龙山,这两人正是秦议和郭通。    “公子雨太大了,我们先去青龙观躲躲吧!”郭通打着伞一抹脸上的雨水说道    秦议不似郭通那样粗鲁,用湿了的衣袖擦了擦脸颊,说道:“不行,我见先生之心急如流星,半点也不想耽搁。”说罢,看着郭通又道:“张如先生乃高人,若得他相助定能解我困境,郭通你明白吗?”    郭通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公子,属下明白。不过青龙山不小,我们这样寻找也不是办法,不如到青龙观中问一问观中道长,他们肯定知道张如先生在哪!”    “也好。”    又是大雨又是山路两人走的不快,途中秦议摔了一跤很是狼狈。没想到这位锦衣玉食的皇家公子一甩衣袖上的烂泥继续向前走去。    撑着伞来到青龙观门口郭通敲门,不多时一身穿青色道服的青年道士打开了观门。    郭通说明来意,青年道士将两人带入了三清殿左侧的房间。房间中有二人,皆是老者,身穿青色八卦服,一人白发苍颜,一人白发红颜。    秦议尊敬的自报家门,两位老道大惊,跪地齐声道:“老道太和道人,老道冲汉道人,见过新王。”    秦议连紧扶起两位老道,礼貌问道:“两位真人,请问张如先生住在哪里?”。    白发苍颜的冲天道人看了一眼太和道人,随即两人相视而笑。    秦议不解,问道:“不知两位真人因何发笑?”    太和道人没有回答秦议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他:“不知王上找苍龙先生所为何事?”    “苍龙先生?”秦议疑惑    太和道人解释:“王上有所不知,张如先生半年前来到青龙山,正逢大雪,天气寒冷,山中百姓多有冻死,先生不忍百姓死于寒冬,教百姓火炕法以抵御寒冬。老百姓为感念先生的恩德称他为‘苍龙’。”    “火炕?”    冲汉道人一笑,说道:“王上请看。”说完指向身体左边的火炕,又道:“这就是火炕。”    秦议惊讶,这四四方方的‘土床’就能让老百姓抵御严寒?    见秦议有些不相信,冲汉道人又道:“王上不要小看这火炕。若天气寒冷可用牛粪马粪、山中蒿草,树叶树枝放置其下用火点燃,一晚上都是热乎乎的。”    “真有如此神奇?”秦议不可置信的说道,若真像冲汉道人说的一样无疑是老百姓之福呀!    陇国地处西北,冬天极为寒冷,不仅仅是老百姓的噩梦也是达官显贵的噩梦。    “王上可摸摸试试。”冲汉道人说着走向炕边,示意秦议手伸入被子下面,秦议将手伸到被子下瞬间一股热乎乎的暖流传遍全身,在这个风雨大作的时候是那样的舒服。    顿时,秦议大喜,连道:“张如先生真乃神人也!”    见自家公子如此高兴郭通也摸了摸,突然,惊呼道:“公子,有了这床冬天可以不挨冻了。”    秦议笑着点头,郭通说的也正是他心中所想,不仅是他们,陇国百姓都可以不挨冻了。    此刻,秦议想马上见到张如,便问两人道:“道长,苍龙先生住在什么地方?”    太和笑道:“回王上,出观向东走一里路就到苍龙先生居住的草庐了。”    秦议大喜,拜谢二人。正要离去的时候被太和道人叫住:“天降大雨王上又湿了衣裳不如上炕暖暖身子喝杯热茶待雨势稍小再去草庐也不迟。”    考虑了一下秦议觉得此时去草庐确有不妥,而且他也想试试这火炕的感觉。这时郭通也劝他秦议再次拜谢二人。    一上炕顿时暖和,更加觉得张如不仅仅是位高人还是一位奇人。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求他给自己指条明路。    午后,雨势大减,秦议主仆谢过太和、冲天两位道人后直接出观向东走去,走了有半里路见不远处烟雾缭绕顿时大喜,步伐加快了不少。    又行半里,上了一个小山坡豁然开朗,一草庐出现眼前。    草庐很简单,外边有个篱笆墙,秦议站在篱笆门前轻声喊道:“苍龙先生在家吗?”    喊完自草庐中出来一人此人眉清目秀,高大威猛正是江来。    看到江来秦议行礼说道:“请问苍龙先生在家吗?”    江来点了点头打开篱笆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秦议微笑着向江来点了一个头压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慢慢的走入了草庐。    秦议掀开草庐帘子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惊讶这简陋的草庐里面居然如此暖和。    一转身,看到张如坐在火炕上,跟前有个小火盆。    “先生。”秦议施礼道    张如立刻下炕,回礼明知故问道:“不知公子今日冒雨前来所为何事?”说罢,不待秦议回答,又道:“难道是那收粮之法没有奏效?”    秦议连道:“先生所赐之法奇效无比,果如先生所言,百姓或多或少都交了一些,朝堂上丞相以兵民发难于我,我依先生之言告之,父皇并没有怪我,反而夸我体恤百姓。”    张如假装疑惑,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