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 须芥仙指  (第1/2页)
    歪枣村中的烟火气,萦绕在心头久久不得散去,往事依稀,泪眼朦胧。    但好在森林狼未将其心肝叼去,心中尚有执念,不论是那日江蓠的种种表现,还是玄息尘诀的来历。    失去意识后,清醒过来的第一时间并不是睁开双眼,而是调动心神运起玄息尘诀。    大梦一场,好像抽空了全身所有的力量,甚至连睁开眼睛的力量都没了,充耳的只是左胸的心鼓声。    也不知位于何处,周身好像悬浮着,好像置于温暖的腹胎中。    温润的气流拂过面颊,扬起有些散乱的发丝。    心间的异动惊异渐渐被玄息尘诀抚平,缥缈之间的虚幻力量点滴汇聚,终是轻展腰身睁开双眼,脱离出半梦半醒的状态。    入眼处先是斑驳光线,继而蒙上淡淡的绯影,好像闭眼直面艳阳天。    视线渐渐清澈,目之所及,所见之物让秦川心神一动。    这是什么?小太阳?    之间秦川悬浮在一个基调灰暗的空间之中,唯有眼前之物照亮这一小块空间。    “咦。”    凝聚所剩无几的灵气于双目,似乎看出了不同寻常的一幕。    这光线细微处,分化出点点颗粒絮状物,好似毫厘大小的萤火虫头尾相衔,连成线状。    想必这吹拂在身上的微风也只是这“光线”罢了。    运起吐纳法,将体内灵气积蓄至圆满通明的地步,借着拳风,缓缓向前移动。    不稍片刻,便触摸上了“小太阳”。    这一碰便发现了端倪,这小太阳表面上的荧光同样是那细微的“萤火虫”罢了。    温暖的触感融进人心里,好像暖冬午后的老狗躲在苍梧下打盹。    荧光团团裹住,轻手拨开后露出内中一物——无字碑。    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    两侧游龙腾空飞舞,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    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昂首怒目,威严无俦。    碑石通体花草纹饰,只有一人大小,其中样样不少,可唯独缺了碑文。    秦川心头忽然觉得怪异,这碑上的文字好似早就已经刻在心中,可要是仔细琢磨,灵台间又空空如也。    再回想起自己看向三座炉鼎时的景象,心头已然有了明悟。    第一座炉鼎,雕绣其上,好似刀剑游浮,镗枪熙攘。    第二座炉鼎,其上神鸟生栖,仙禽繁衍,琪花瑶草,丹崖绝壁枯木倒挂,飞瀑喧豗,钟灵秀土,包罗万象,造化神奇,成一方乾坤天地。    而最特殊的第三座炉鼎,却没有一丝纹路!    其中深意呼之欲出。    秦川嘴角含笑,再看周身,果然有了变化。    这荧火光线散作点点光亮,萦绕在四周,拥护着这一人一碑。    种种明悟涌上心头,那默示录与九转洞神道的神髓精要齐齐加身。    便如醍醐灌顶,荧光化作熹光初露融入眉心,抹去宿命中的雾影枷锁。    心头大呼一声爽快,心神灵台轻飘飘的,好似凭虚御游九天之上,神而明之。    不知不觉间抬起右手,在无字碑上缓缓书写,石皮脱落的声音化作波纹涟漪开来,游荡在灵台三寸之间。    所谓要言不烦,行书不过半盏茶的功法,碑文便已经成了,通篇不过三五百字,但其中精要何止千字万字?    其中许多符号并不是通用文字,但却囊括其中大象大形,一字更比六字强!    扶鸾山,丹房之中,长香仅余微厘。    第三座丹炉上本没有纹路,此时却显露出一幅龙蛇游舞图。    逆游于江水的蛇蟒,终归是化龙翩舞摩云碧空之上。    素师有感于心,紧闭的美目缓缓睁开,一展紧蹙的眉头,嘴角含笑,清冷之余彷如临尘谪仙。    秦川面色欣喜,这碑文总算是成了,可是接下来难办了,怎么出去?    素师淡然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见这长香仅余微厘,再不留手,束指一弹,捻出的指花叩落在第三座炉鼎之上,劲气和着高亢悠远的钟鸣声化作波纹涟漪开来。    说来奇怪,这波纹未在这丹房内扩散开来,蓦然之间游荡在秦川三寸灵台之内。    这还了得,逆血上涌,心神之间尽是轰鸣,两眼一白晕了过去。    等到他浑浑噩噩中醒来,已经是第二日清晨。    晨光磕破天幕,在漫山露水的折射下,多了半分宁静。    这两日发生的事情还真够多的,揉了揉有些缓不过劲的心口。    随即喜上眉梢,昨日之事历历在目,虽说不知为何如何晕了过去,但终归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