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没有对错  (第1/1页)
    苏清宴闻言忙躬身回道:“回陛下的话。草民……草民斗胆,许是为了……御状一事?”    言罢,少年似是欲抬头探上一眼御座之。但临了,却又猛地收止了动作,将头垂了下去。    但少年此番带着几分犹疑,带着几分恭敬,又带着几分庶民自骨子里生出的对天子的惧意的模样,才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哦?”昭明帝听罢,嘴角轻划过一丝笑意。    随即,才对着萧忱叹笑道:“既明,你这侄儿果真是个实心子的。”    “是。朕今日召你前来,就是想瞧瞧这近日来于京城声名鹊起的少年郎,究竟是个甚么模样。”    昭明帝仍旧笑眯眯地落下话音道。    “这……”    御案之下立着的少年竟似乎语噎了一瞬。    “不必如此畏缩。”    昭明帝将少年这一副不复先前机变的模样看在眼里,眸底兴味渐起,随手摩挲了几下扳指。    “既然你替那张氏子告了御状,那想必对此事也是自有一番看法在。”    “你且大胆说说,以你之见,此事的来龙去脉是怎么一回事?”    昭明帝轻砸下一番话道。    “回陛下……这……”    少年闻言似被梗住了脖子一般,嗫嚅出声。    “无妨,你且说来就是。朕先恕你无罪,如何?”    话至此处,若是苏清宴再不开口,便有些不妥了。    “回、回陛下的话。那草民便斗胆地言上一言。”    少年袖袍轻垂,躬身揖道。    “周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而今无论真相为何,总归百姓心中是憋着一口气的。”    “此气许是因为张嗣敏,也许仅仅是因为触到了百姓心中。”    “毕竟……毕竟陛下虽贤圣清明,但俗言道,真龙也有打盹的时候。”    “保不齐就有那么些跳梁之人,暗中做了些手脚。”    昭明帝听及此一笑,“这般说来,你对张嗣敏此人倒信得真切。”    “不过,你这后生就不怕……信错了人,告错了状?”    话音刚落,便是少年就这么垂着头,昭明帝也能瞧见那忽而一滞的身形。    果真还是个少年人。    而下方的苏清宴又将头埋地更深了些,有些吞吐地回道:“回陛下……草民今日也不怕陛下怪罪了,草民当时告御状……确是存了几分求名私念的。”    “但恰恰是因草民此举,才得了一物。”    言罢,苏清宴便从袖中探出一物。    册子模样。    不错,苏清宴赫然呈出的,便是按着张嗣敏的指引,于云漪居所处找出的那本账册。    昭明帝见状神色未变一分。似是早就料到了一般。    不过,还是开口吩咐道:“你且呈上前来。”    语毕,倒是将目光从萧忱处收了回来。    而苏清宴低声言了声“是”,便缓步将册子双手奉了上去。    一旁如老僧入定般立了许久的顾庭季,则将目光锁在了一反常态的少年身上。    眸子沉静,却如流深之水,触不到底。    不过,只须臾间,便收回了视线。    望着御座之上,丝毫不见讶异或震惊之色的帝王,大盛帝王,顾庭季也只得心中微不可闻地轻轻落下一声叹息。    吏治向来难治。    无论贪吏、酷吏亦或是权臣,向来都是各朝各代难祛难除的沉疴痼疾。    朝中向来便没有单线,有的,不过是一张又一张缠得人难以透气的网罢了。    牵一发,动全局。    无论是对错,还是利弊,皆不过只在帝王翻掌权衡之间。    可,若无人去争,便会再也不得与争。    思绪间,顾庭季又将目光挪至了前方的少年身上。    或许,真正的变数,是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