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第1/1页)
    也好。    云淡风轻。    像是在回应学生的话。    高之叶毫不客气,阔眉一张,双拳猛然握紧,下一刻便直接原地消失。    唐国城门口不见行人,不闻风声,只有一片刀气惊起。    高之叶身形再出现时,已经在老夫子的头顶上空。    手中无刀,却依然保持着握刀的手势,眼中毫无情绪,只有两束刀气,一股战意,当空而落。    这一刀,惊雷相随。    老夫子却不为所动。    不抬头,不挪步,不眨眼,只是举起那把戒尺。    这把戒尺不长,大概一尺。    质地看着一般,像是最普通的木材打磨而成。    颜色不深,可能是久经岁月,已经有些微微褪色。    甚至表面也有了微微裂痕。    无论怎么看,这都只是人间普通教书先生都会有的一把戒尺。    根本无法承受这一刀。    奈何,老夫子不是普通的教书先生。    他从山中来。    看尽天下事。    生而知之。    自然知道怎么挡下这一刀。    所以当他举起这把一尺长的戒尺,身前便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大,也就只有三尺。    只有三尺,却无法逾越。    因为这是他的讲台。    也是他行走天下,指教世人的一方课堂。    三尺讲台存日月。    老师的主场,学生怎能放肆?    高之叶既求指教,自然也是他的学生。    所以这一刀很强,很猛,很无畏。    几乎一往无前,无法停下。    却不得不停下。    他在夫子头顶三尺地停步止身,身上官袍迎风鼓荡,已经被刀气盈满。    却始终无法落下。    老夫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举起的戒尺来回晃动,似乎很满意这一刀。    他又说出了两个字:“很好。”    这两个字便是结果。    夫子说很好,那自然就差不到哪去。    高之叶放下握紧的双掌,平静收刀。    顷刻之间,漫天刀气涣散。    这位唐国大内第一总管再次出现在原先的位置上,头戴高帽,眼藏刀光,平静伫立。    好像从未离开过。    他将双手藏入宽大的袖袍之中,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开口:“夫子的世界,果然坚不可摧。”    老夫子笑笑,他将那把戒尺再次放下,说道:“恍恍人间,用刀者数不胜数,可真正能让夫子我看上眼的,此前只你一人,此时依然只你一人,此后,就不好说了。”    高之叶挑眉,说道:“哦?”    “我曾在荒原中救过一人,他有一把刀,向死而生。如果我没看错,他日后的成就,可能会超过你。”    老夫子说道:“更重要的是,他很年轻。”    年轻,便是可能。    高之叶沉默着没有说话。    老夫子继续说道:“我很庆幸,这个世界上有人来自荒野,不被人所知,却能在日后的某个年月间敲响圣门,这一段过程可能会很长,但我相信,总会到来。”    高之叶开口:“能得到夫子认可的人,自然不一般。日后若有机会,高某定是要去见识一番的。”    说完这句话,他便让开一步,露出了身后的城门。    然后再次恭敬说道:“请夫子进城。”    老夫子点点头,收起戒尺,缓缓迈步。    顺便往城里看了一眼。    城里有一书生,在城门那头已经等了很久。    书生身着青衫,如夫子一般高大,脸上带着笑意,腰间竖着一本古籍。    这样的打扮,也很像一位教书先生。    一夫子,一书生。    在唐国的内城边缘碰头。    隔着一段不长不短的青石板路相对而立,默然观望,像是好久不见,需要细细打量。    高之叶从后面阔步走过,一路无言。    一直往唐国宫殿深处走去。    等到他的背影完全消失在街尾的巷弄拐角,老夫子横起戒尺,终于说了一句话:“我还以为你不敢来见我。”    书生双手背在身后,笑道:“既无所欠,为何不敢?”    老夫子抬起头,说道:“既无所欠?那么唐青在荒原中拜我为师的时候,你为何不现身?”    书生没有说话。    只是微微叹息,眼中有星光闪过,转瞬无踪。    老夫子继续说道:“以为自己读了点书,看透了人间半点气运,知道了些许因果道理,便敢在唐国开枝散叶,授道天下?”    书生摇头。    仍没有说话。    “唐帝封你为大祭司,唐国子民敬你如神,世人皆知你无所不知,通晓天下,你便真的以为能取代我的位置,成为人间第二个夫子?”    老夫子摆摆手,有些隐怒:“你若老老实实守在唐国一方天地也就罢了,偏偏要跟着唐青去人世走一遭,他的命途,你有资格参与?”    闻言至此,书生收起了嘴角的笑意,思考了很长时间,终于开口:“我不会修行,只会读书。所以在我的世界里,读书,就是修行。等我读完了所有的书,看尽了天下的因果往事,才知道漫漫长路,顶峰之上只剩下了自己一人。”    “世人皆知人间七境已是巅峰,却从未有人看到过七境以上的风光。很多年前我入境从圣的那一刻,有幸得窥一眼,便再难自拔。”    “相信在过去的无数个岁月当中,其他几位圣人也会如我一般,想要走出这个世界,去登高远望,看看是否有天上天,是否有人间修行的极致。”    “那样的答案我们找寻了很多年,最后发现,都在唐青身上----天选之人,命格不在人间,所以我无法看透。既然人间不是他的终点,总有一天他便会离去,有这样的机缘在身,我便能随他离去。”    书生的声音不大,却仿佛暮鼓晨钟,声声敲在了老夫子心底。    他开始沉默。    眼中有些疲累。    过了很久才突然抬头望天,说了一句话:“人间之外,真的是好风光吗?”    “惊鸿一瞥,看不真切,但总胜过人间枯燥。”    书生感慨:“夫子你生而知之,却依然无法看透那片苍穹,难道就不好奇?”    老夫子很快说道:“谁说我看不透?”    听到这句话,书生眼中一阵恍惚,他望向老夫子,有些不可置信。    “正因为看的太透,才会跑到唐国来提醒你,人间风景最美,再往上,高处不胜寒。”    老夫子沉眼低语,好似梦呓:“等你翻完腰间的那本书,真正做了天下人的老师,才有资格跟我提一句,去人间之外看一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