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任(下)  (第2/2页)
楚皇上在江南遇袭的细节,所以都认为陈安晏之所以会救驾,必定是巧合而已。    否则以一个十多岁的患病少年,凭什么在死了近二十个侍卫的情况下,竟然能救下皇上!    陈安晏在见到这些官员的表情也有些无奈。    不过他心里也有些佩服这位吏部尚书。    如今齐太后虽然没有公然夺权,但其实就是个公开的秘密。    而单文柏同样如此。    他与齐太后合作其实朝中官员几乎都知道,只不过他用了一个很好的借口,那就是齐太后的听政之权。    当初先皇允许齐太后听政,是想让他将李彧培养成一个仁德之君。    单文柏正是用了这个理由,频频借口禀告朝政之事进寿康宫跟齐太后密谈。    所以在明知单文柏有意协助太后夺权的情况下,他的那些手下依旧以他马首是瞻!    要知道,一旦齐太后夺权失败,齐太后和李承倒还有可能留下一条活命。    而他们这些人必定会被定罪谋反,抄家灭族!    不过,既然他们会这样选择,必定也能预料到失败后的结果。    陈安晏看着单文柏轿子离开的方向,似乎正是刑部。    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在另一边。    按照陈安晏的估计,如今这位尚书大人应该在为单修之事头疼。    不过让他觉得奇怪的是,从昨日中午到现在,不论是刑部、大理寺还是都察院,竟然一个人都没来找自己!    昨日李文栋给他们下了七日之限,若是在七日之内,无法将案件查清判明,就让他们主动辞官!    不仅如此,自己作为主要证人,代表李文栋,有听审之权。    在陈安晏看来,就算这三个衙门今日不进行第一审,也至少会找自己这个主要证人前去了解情况。    可如今,不仅没有人来找自己,反倒是单文柏去了刑部。    不过陈安晏倒也并不着急。    因为在两个案子之中,主要的人犯其实只有单修一人。    若是这两个案子,是由那单修他们四人一同所为,那么四个人都脱不了干系。    如此一来,不光是单文柏,包括齐国公、王翰采和金承满都会不遗余力的去疏通。    在这四人联手之下,说不定还真有“翻案”的可能。    但如今主犯只有单修一人,另外三人的罪行并不严重,所以齐国公他们的心思也会有些变化。    这两个案子看起来李文栋也十分重视,否则也不会让陈安晏替他听审。    所以他们极有可能会卖李文栋一个面子,让齐舒予他们直接认罪。    如此一来,最多也就是杖刑坐监而已。    以他们的势力,买通那行刑的官差也不是难事。    至于单修,他们也完全可以推脱不知其所为。    如此一来,既不得罪李文栋,又没有揭发单修的罪行,两边都不得罪!    除此之外,陈安晏还让施镖头多加留意最近京城里的风声。    若是单文柏有什么异常的举动,他也好及早做好对策。    经过吏部衙门,再过去就是宗人府。    先皇在世的时候,李文栋原本就是宗人府的宗令    那时候还有不少亲王、郡王常住京城,不少都在宗人府任职。    而在十二年前那次平叛之后,除了李文栋之外,先皇将其他亲王和郡王都赶回了各自封地。    至于这宗人府的其他官员,则大多都是由那些王爷的后人任职。    因为在那次叛乱之中,有不少皇室宗亲都丢了性命,剩下的王爷,又几乎都被赶出了京城。    所以相比其他衙门的忙碌,如今这宗人府显得冷清的很。    又过了一会儿,陈安晏总算是走到了会同馆。    按理来说,他应该在这里办公。    不过,那尚书大人的安排,他也不好推辞。    按照他的想法,在洪尚书回来之后,陈安晏便与他商议,来会同馆办公。    在这会同馆里,除了礼部的官吏之外,还有不少鸿胪寺的官员。    虽然鸿胪寺从礼部独立了出来,但其实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见到陈安晏进来之后,倒是非常热情。    这会同馆主要负责各国使臣的官舍以及通译,这对于陈安晏来说,倒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如今有了这个身份,他能光明正大的去找高丽三皇子!    虽说之前也能以购置货物不明等借口前去,但毕竟还是会惹人怀疑。    在这两天,他也想过高丽三皇子在回高丽之后的一些应对之策,正好也想找他商议。    正当他要离开会同馆去那官驿的时候,只听到有兵丁来报,说是高丽三皇子遇袭,还受了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