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又见  (第2/2页)
憨憨的。    刘景状似随意的指着奔过去的两个身影,夸赞道:    “你们村的孩子很有活力啊,特别是那个戴皮帽的小孩。”    引路的村子青年瞥了一眼,随口道:    “村里近些年收成好,孩子吃饱了自然有活力。    不过戴皮帽的孩子不是我们村的,那是在村里行医的蒋大夫的徒弟。”    刘景顿时挑了挑眉:    “蒋大夫?他来村里多久了?”    这时,蒙秀山和李盛威也悄然把视线投过来。    “有个七八天了吧。    蒋大夫本来是路过,村长费了好大心思把他才留下,请他给村里老人看看病。”    青年说了几句,忽然警醒,立即激烈驳斥道:    “蒋大夫绝对没问题,早上的另外两波仙长,亲自去确认过了的!”    说罢脸色一冷,催促道:    “张猎户每日都要打猎,今早上被耽误,说不定现在去山里了,去晚可找不到人。”    蒙秀山悄然靠近,眼神示意,询问有何发现。    刘景摇摇头,没说什么。    众人赶到村北最靠山的茅屋,果然扑了个空。    只有门上挂着的兽骨风铃随风而响,猎户已经进山。    引路青年嚷道:“我就说嘛。”    “怎么办,等吗?”    几人无奈的互相望望。    继续等个半天,天都黑了。    若是其他人来信,他们一说还在这村子,那就显得怠工太过明显,尴尬,不好收场了。    最后李盛威作为领头,一锤定音:    “去看一眼姓蒋的大夫,然后离开。”    蒋大夫借宿在一户村民家。    引路青年很不情愿的给刘景他们介绍:    那家里的丈夫患了怪病,老是头晕,去镇上看过大夫,没人说得出病因。    孩子还小,妻子身子也弱,丈夫是唯一的劳动力,不能倒下。    蒋大夫给调理了几天,便再没晕过,已经成了那户家里的大恩人。    快到目的,刘景凑到蒙秀山身边:    “蒙师兄,上面下发的逃犯画像,给我再看一下吧。”    “我不说过了么,修士易容很容易,画像做不了准。”    虽然如此说,蒙秀山还是从腰包里取出了通缉画像。    所谓天庭逃犯,共四个人。    一个眉眼间英气十足的女子,一个英俊青年,以及,一对十来岁的少年姐弟。    刘景盯着其中的少年画像——    秀气的小脸,薄薄的嘴唇,彷佛随时在羞涩的抿嘴。    和那个虎头虎脑,满脸憨笑的少年,完全对不上号。    就算是易容,气质性格也差别太大了。    刘景收起画像,也收起了心底猜测。    到了蒋大夫住的农舍,就见门前小院里,两个孩子一前一后的追赶玩闹。    矮个的小孩举着个鼻烟壶模样的小瓶,在前面疯跑,戴着皮帽的少年在后面,又气又急追。    “小乐你别跑,快把东西还我,不然师傅要生气了。”    “阿宝哥哥,你再给我变个戏法嘛,再变一个。”    猛地撞见一群外人,矮个小孩一愣,顿时被少年抓住。    “再敢偷拿我东西,我就不和你玩了!”    名叫阿宝的少年生气的责备道。    却没打没骂,只是吓唬小孩两句,便将小瓶小心收进怀里。    引路青年越过屋前栅栏,大声喊道:    “阿宝,蒋大夫在么,还是出去问诊了?”    矮个小孩扭头冲进屋子,哇哇怪叫:    “娘,娘,又一群奇怪的人来咱家了,找蒋叔叔。”    很快,一个瘦弱的农妇扯着小孩的耳朵,走出来迎接众人。    阿宝将耳边散乱的头发塞进皮帽,抬头露出个憨憨笑脸:    “师傅去给王婆婆送药了不在家,不过该回来了,我去喊他。”    说着,挤过刘景等人撒腿狂奔。    抱着双臂的吴家兄弟,趾高气昂的跟着李盛威进屋。    蒙秀山落后一步,忽然发现刘景没跟来。    回头一看,却见刘景定定的盯着少年离去的方向,不由道:    “师弟,你在看什么?”    刘景闻声回头,嘴角扯了下,回道:    “没什么,进去吧。”    接下来,刘景开始心不在焉。    他的脑中,始终回闪刚才两个孩子争夺的那个小瓶,准确说,是小瓶上的纹络图案。    “到底是什么?”    很熟悉,非常熟悉,就像一点就能透,可他始终想不起来。    “呜,飞喽,飞喽。”    小孩张开双臂模仿鸟的模样,呼喊着在屋里跑来跑去。    吴家兄弟的脸上露出明显的厌烦,那农妇连忙按住儿子,呵斥道:    “小乐,家里有客,别乱跑了。”    刘景脑中一道灵光闪过:    飞,飞鸟,乌鸦,对.......    “黑火乌鸦!”    那小瓶上的纹络,就是黑火乌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