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芽丹  (第2/2页)
多大用。    刘景只得头疼的离开。    牵着黑驴穿街走巷,很快到了一个药房门前。    汉宣堂郭镇分店。    店里人不算多,但排场很多,骄子、马车,随身的奴仆、护卫,门前挤的不剩一点空地。    刘景站在外边,观察了会店内情况。    有仆人想来驱赶,被刘景的气度震慑,又小心的退了回去。    很快,刘景发现,汉宣堂主打的是各种丹药,而非寻常的卖药。    几个衣着显贵一脸肾虚的中年,拉着掌柜的遮遮掩掩的买些补精丸,贵妇们则要些美容养颜,调理气血的丹药。    令刘景吃惊的是,那么小瓶的丹药,竟然都是十两起步。    “看来宋瑗家的汉宣堂,走的是高端路线,卖的是奢饰品啊。”    待到最后几个贵妇离开,门前一清,刘景走进药堂。    立即有侍从上前,殷切问候,还让人上茶,服务意识非常好。    刘景懒得麻烦,直接到柜前问掌柜:    “不用忙活了,掌柜的,我想买赤首乌,甘麦草,明觉子,血杞,马蹄萝这几样药草。”    那掌柜的讶异的望着刘景,惊奇道:    “这几味草药可都不常见,寻常人也处理不了,客人难道是同行?”    所谓寻常人处理不了,是因为这几种药草,要么药性太强到能毒死人,要么像马蹄萝就是毒草,要么便很难入药。    总之非常生僻,一般大夫不会用,也就某些炼丹士会琢磨。    汉宣堂收集这些药草,全因他们老家主是个痴迷炼仙丹的。    刘景既不懂医术,暂时也不会炼丹。    他报的这几种药草,全都来自于,是炼制“芽丹”所需药草的其中几样。    所谓芽丹,简单说,是在这门外丹术的根基种子。    所谓“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门外丹术,在于一个养。    通过芽丹来调理身体,改善体质后,便可以服用强力丹药以“喂养”金芽丹。    喂养一次,便是一转,三转后为人仙,六转后为地仙,九转为神仙。    不过只记载到六转的丹药配方,更高的,宋老先生没得到,刘景猜测,其实是著作者没推算到后面的。    因为按照丹书所说,七转之后需要的灵草,凡间难寻,只在传说中的洞天福地,或是人间之外。    而这些地方基本都在天庭的掌握中,就算他炼成地仙,又如何能随意进出。    说回芽丹。    包括芽丹在内,每一转的丹药至少需要十种,以君臣佐使划分,即一主,两臣,三佐,四使。    炼制芽丹的主药,是种名为景洪草的灵药,连宋老先生都没找到。    刘景报的这五种药草,只是佐与使的几味,也是仅有的几种能在汉宣堂买到。    这是宋老先生的指点。    “客人,巧了,这几味药草还只有我们汉宣堂有,就是需要从余城总堂去调,需要个几日才能送到。”    “需要几天?”    “三天可以,但四天比较充裕,不会出现损伤。”    “行,那就四天。”    其实刘景可以去余城找宋瑗,然后索要宋老先生留下其他药草。    可既然缺少最主要的景洪草,那就没必要惊动东鸣山君。    再说,那山君得到丹方,很可能会跟着索取宋老先生收集的草药。    “不知宋瑗怎么样了?”    刘景脑中突然浮现一个柔美的女孩。    至少三个月后,宋老先生的身后事彻底了解完,刘景才能去趟余城。    在之前,只能靠女孩独自和一位山君周旋了。    想到那柔软的面孔,刘景暗自叹了口气。    好在女孩看着柔软,但能孤身前往山林寻找爷爷踪迹,是个自强的性子,应该能应付得来。    毕竟,女孩并不知道真相,那山君也不能冒然逼迫一个凡人。    “客人见谅,需要交纳三成定金,而且您若是反悔,定金不退。”    “多少?”    “五种药草十三两,定金是四两银子。”    真黑!    刘景给听竹斋的李伯夫妻俩,定的年薪也不过八两,这都让夫妻俩感激不尽了。    李伯的那个女婿,一个月辛苦下来,还是在地段不错的集市,只能落手个四五百铜钱,一年下来不过五六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