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3 法制和人治  (第1/1页)
    最新网址:纵观历史,天灾虽强,但是对国家造成的损失确不计人祸的千分之一。    遇天灾,本就不幸。    然而天灾之后相继人祸,使灾难中的百姓更加的不幸。    敲骨吸髓的地主、为富不仁的jianian商、麻木冷漠的官府!    尤其是那些打着赈灾旗号贪污中饱的贪官污吏,祸民之深,无以为甚。    很多豪强的土地,都是在天灾年级,低价强收的百姓土地。    很多商人,发家靠的就是官商勾结,借助灾情,吸百姓的血。    天灾不可避,人祸必须除!    自古以来,狗官,腐蚀了朝廷。    天灾人祸,则往往成为了了压倒朝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明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重视每次的灾情。注重最底层百姓的生活。    不然纵使你军队在强大,国家在有钱,国家也难以安稳!    人性逐利,为了钱,很多人甘愿当畜生!甘愿出卖自己的良心!甘愿当别人的一条狗!    面对灾情,就对不能靠人性。    不然国家迟早会与他们手中。    由于现在的大明,交通,通讯依旧想当的落后。    消息从灾区传到京城,在从京城传递回来,哪怕有信鸽在手,也得好几个时辰,偏远一点的地方可能需要1天的时间。    所以大明必须把刀驾到那些想趁机发国难财的人头上。    为此朱由检,早都想好了各种对策。除了旱灾之外,其他大的天灾大都会导致交通中断,从而使的灾区变成一个孤岛。    灾难初期,疫区的物资,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十天半个月之内,还是够灾区使用的。    有这十天半个月,足够朝廷重新把灾区连起来了。    但是现实往往很残酷,敲骨吸髓的地主、为富不仁的jianian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拒绝平价出售手里的物资!    更有甚者还会,借助自己的信息优势和财力,抢先一步,把市场中流通的物资给聚集到自己的手中。    如果在碰到有拖延症的官府。    百姓要么死,要么反!    如果灾区在大一点,不好意思,这个王朝已经注定要完蛋了。    平时把百姓当根草,灾情的时候还不积极救援,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你还指望百姓爱国,想啥呢?    古人云: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所谓君主,看似,权势滔天。可以左右王朝的走向,决定天下黎民生死。    实际上,君主只不过是大海上中的一艘烂帆船罢了。    失德,忘威。    迟早完犊子!    朱由检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不是圣人,哪怕嘴上说的在六,到了现实,根本做不到以德报怨!    在自己的仇人遇到伤害的,不捅一刀就不错了,更笨不可能拿自己的命去救对方!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国家。    国爱人,人才爱国!    不对狗官判重型,怎敢要求民爱国?    国家好不好。政策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就是官员的清廉度。和好官的比例!    清官不一定是好官!但是贪官一定是狗官。    很多所谓清官,在基层的清官没有能力造福百姓。到了高层的清流自己不干事儿还不准别人干事儿。    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能力不足,那就培养!    相当清流,不干事!    那就改制度,划分职责,定量工作。把每个官员的职位该干那些是都定好了。    爱干就干,不干滚蛋。省的占着茅坑不拉屎。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难道想当官的人还难找吗?    随着大明基础教育的不断落实,读书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虽然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的成才,但是已经给大明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哪怕朱由检现在学习洪武大帝,把那些贪官扒皮充草,也不用担心没人做官。    但是朱由检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心态早已经发生了改变。    多年的帝王生涯,朱由检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愣头小子了。    杀贪官易!稳天下难。    一个国家想要持续下去,靠一代代的明君是不现实的。    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历史上唯一被饿死的皇帝。    梁武帝早期聪颖睿智,勤于政务,纳谏如流,反对奢侈力行节俭,政绩卓著,如此作为也算是历代帝王中的一流人物。    但是,梁武帝晚年昏聩,早期的睿智和知人善任荡然无存,还迷上了佛教,数次去寺庙当住持,还是大臣花钱赎回来的,可谓奇葩中的奇葩,最终酿成侯景之乱,被活活饿死。    。。。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    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jianian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在加上历史上无数的幼帝登基,导致国家衰败的事情时有发生,朱由检根本不相信国家靠人治就能持续强盛。    想要国家强盛,必须实行法制,在辅以人治。    法治的社会中,法具有绝对的权威,一切的行为与交往都有确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人们凭借法律的指引来确定自己的行动。    人们合法的预期利益可以得到实现,人们权益的受损可以寻求法律得到补偿。    法制可以极大的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但是法律毕竟是人制定的,人不是神,不可能想的十分完美。    这就导致法制的确可以确立一种人们普遍遵循的一种社会秩序,但是正是它的优点往往成了它致命的缺点。    秩序一定的稳定性、持续性、连续性往往意味着一定的保守性和滞后性。    社会生活的繁纷复杂,以及社会的变动不居,有限的条条框框是不能完全框定多彩的世界。    这个时候就需要人治来进行解决。    最新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