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十五章 大炮! (第1/2页)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蒸汽机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比如说萨弗里在1698年创造出第一台蒸汽机开始,直到1765年瓦特才大规模的改造了蒸汽机。 这还不算,瓦特在未来的二十五年时间里,不断的进行各种改进,才最终形成了工业用的蒸汽机。 工业用蒸汽机,第一台蒸汽机完全是两种东西。 瓦特也是吸收了无数先人们的精华,才最终琢磨改造出来的。 当然了,这家伙也是一个矛盾的人。 在他拼命发明改造蒸汽机的时候,他是一个诚实、认真、坚韧的小伙子。 但等到他功成名就之后,取得了大量蒸汽机的专利之后,他便成为了所有想要改良改进蒸汽机的年轻人们的最大阻碍。 勇士终究会变成恶龙,这个故事在瓦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了,柳铭淇不是瓦特,他是一道光,如此的……错了,他就是一道照耀大康科学的光芒。 依照现在大康的科学发展水准,哪怕是再过五百年,都不一定有人能超得过他,更别说现在几十年了。 如果真的有超过的,柳铭淇指定会给他磕几个响头——这就证明对方是来自于更加科学发达的年代,就跟能帮助大康崛起。 所以柳铭淇现在开始给这些墨家子弟们讲理论知识。 他不会直接告诉这群学生们,这种蒸汽机因为压力过大、冷热交替过于繁复而爆炸的问题,只要你把汽缸壁和凝汽器分离开来,是两个不同的区域,那就完全没有了问题。 柳铭淇更不会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这些蒸汽机最关键的改进部位。 少年只会把蒸汽机运作的各种原理,还有它需要什么样的功能,怎么运作,才能更好的发挥功用……等等知识,给他们讲了一遍。 这一次只是粗略的。 未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柳铭淇还会不断的来给他们教导。 对柳铭淇来讲,给他们上课,才能找到一点在现代教导学生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还挺不错的。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相信三年之内,正式的蒸汽机就能做出来。 倘若在此之后,十年能把内燃机给搞出来,那这群人就太牛皮了。 倘若再过二十年,他们能把汽轮机给做出来,那么大康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只不过,想归想,但真正要做的时候,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想要二三十年就把人家两三百年的路走走完,除了拼命追赶之外,还要一些运气。 …… 蒸汽机要做出来,那得等很久。 可大炮做出来,时间就用不了多少了。 毕竟大炮的工艺相对来说简单,初期还不用刻膛线,只要解决好不要炸膛,以及火药的问题,便已经成了大半。 就比如柳铭淇去大炮工坊的时候,便见到了三尊的大炮。 这些大炮形状和样式,都和柳铭淇见到的十七八世纪的大炮差不多,就是前装滑膛炮。 现在还不是后装炮发威的时候。 当金属螺式炮闩、弹药筒和膛线发明以后,后膛装填才得以流行。 前面两个条件都好说,但现在柳铭淇没有机床,没办法在所有炮筒里面刻画膛线,所以还是前装滑膛炮更好用一些。 反正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阿片战争的那个年代,这种前装滑膛炮还在大规模装备使用呢。 而且现在大炮的威力,还可以看你的炮弹的威力。 实心弹、散弹、开花弹……等等,这些炮弹方面,柳铭淇可以玩出花样来呀! 钢铁工厂厂长兼大炮工坊主管的丁卓,就站在柳铭淇旁边。 他见到柳铭淇去摸那些炮身,便有些得意的道:“殿下,我们这都是用纯正的熟铁来炼制的大炮,它除了浑然一体的结构之外,更重要的是炮壁身根本找不到小气泡,密封性好不说,质量也完全过硬!” 听到他这么说,柳铭淇还找了一个火折子,投到里面之后,借着燃烧的火焰观察着里面的气孔。 的确如同丁卓所说,这些大炮的密封性很好。 又因为它的材质非常过硬,所以不会像是我大明那样,打着打着就炸膛了的情况发生。 “不错!” 柳铭淇夸奖了他几句,又干脆就叫上了一组炮手来,开始了实验。 大不列颠标准的一组炮手总共有六人。 分别是瞄准、投弹、火药、移动、清理……等等各方面。 分工得非常细。 这种很细的分工,也带来了放炮的迅速和准确。 通常在陆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