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朝廷内外人事(下) (第1/2页)
如果苗炎三年之内要回到朝廷,那么和他一起回来,荣登副相的,肯定还有另外一个。 江南总督苏凤。 历任江南总督,必然都会进入文渊阁。 苏凤的年龄也不小了,今年也是五十一岁,三年之后是五十四岁,再不入京的话,也就没有机会了。 虽然到时候他还没有满一届,可因为前年抗击倭寇的功劳,以及历年浙江的税赋都是天下第一,就足够给他资格了。 只不过江南是天下第一税赋之地,未来也是大航海的最重要基地之一,苏凤一旦离开了,必须要找一个锐意进取的官员上任才行。 在这方面,江苏巡抚倪云来年龄倒是合适,可这个人进取心不足,不能去江南总督这么重要的位置。 其实柳铭淇很属意苏小松,也就是苏凤的儿子。 倘若这个人这几年在湖南锻炼出来了,去担当江南总督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苏小松可不缺乏勇气,他前年一个反杀,直接攻入了南诏境内,然后又千里奔袭跑到甘肃去狙击回鹘和西羌联军。 这样的人才,不仅仅是景和帝想要让他日后入阁,柳铭淇肯定也是很期待他的。 但问题在于父亲才做了江南总督,儿子马上又继承,这未免会让人说闲话,只能到时候让苏小松另外就任一个位置。 以前是景和帝当家,有些话柳铭淇不好说。 现在柳铭淇当了皇帝,他当然还是有一些想法的。 比如说,之前柳铭淇就觉得,让苏小松去管理打下来的南诏,是一步妙棋。 因为本来苏小松之前就在贵州和南诏打交道,而且他充满着勇气,不会畏惧用武力,且他老本行就是做民政的布政使,所以正好担当驯化刚刚打下来的疆土的重任。 只要苏小松能把南诏治理好,柳铭淇马上就能调集他回到京城担当京畿总督。 而京畿总督,是一定会入阁的。 既然苏小松没办法当江南总督,柳铭淇便准备让他的好战友——四川巡抚张子哲去担当。 张子哲不但在四川深得葛松道的赞扬,更在平乱南诏突袭、西北驰援的战役之中,比苏小松还要出色,这样的人来做江南总督,很让柳铭淇放心。 明年柳铭淇就准备让他就任浙江巡抚,然后慢慢的熟悉事务,以后好接苏凤的班。 剩下的几位总督,包括西北总督徐云鹏、东北总督王浩、西南总督潘弘茂、东南总督贾孝德,柳铭淇都准备暂时不动他们了。 一时间调整过多反而不好。 也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来朝廷当副相的。 有些人在边疆,反而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比如说徐云鹏和贾孝德便是这样的大才。 五年之内,他们的位置还根本不敢动。 …… 除了苏小松,上面基本上说的老、中两代的人才。 但朝廷内外和苏小松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一代储备人才,还是有不少。 例如前任户部尚书王飞腾的大儿子王良信,也就是王志如的哥哥。 他前年就被升任为帝京府治中,正四品。 今年年初的时候,便被下放到了地方上,担任金陵府知府,也是正四品。 这种情况不常见,因为朝廷下派的官儿一般都要升上一级,差一点也是升任半级。 但据说这是王良信自己要求的,他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治理地方杂务还不够熟练,不可能去担当布政使、或者按察使,还是先从一个地方知府开始干。 非常欣赏他的葛松道,直接便帮他拿下了金陵府知府的位置。 金陵府的知府可不简单,说是正四品,但这个正四品的知府,全天下也仅仅逊色于杭州府和苏州府而已。——当然还有帝京府不一样,那得正三品才行,人家不叫知府,得叫府尹。 所以这个官职非常的重要,如果干好了的话,下一步直接就可能是某一省的巡抚。 又有一个人选叫做司马北。 去年的时候,曾经是新野县县令的法家子弟司马北,直接升了四级,成为了新成立的京畿地区彭州府的知府。 这么一年来,司马北为朝廷一共贡献了一亿三千六百万两白银的卖地收入,可谓是为去年大康朝廷的财政,立下了头等大功。 而在他就任彭州府知府的这一年本职工作上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他几乎就复刻了自己在新野做的那些事情——休整道路、挖渠引水、组织耕种、积极为老百姓争取各种利益等等。 这就使得去年在彭州府收上来的粮食,居然成为了全京畿地区第一。 如此亮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