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无心之失! (第1/2页)
听到景仁将景轩比作曹植众人神色皆是一变,慕容清舞目光也是变的有些玩味,而这个时候安妙依当即便是怒斥道: “景仁你话说八道什么!” 面对母亲的斥责,还不知道自己说错话的景仁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有些头铁的继续说道: “景轩才思敏捷,并不输曹子建啊!” “你还不闭嘴!” 见安妙依要发火了,叶明盛回头看了她一眼,然后摆了摆手当做无事发生的向着景轩问道: “景轩你对的很好!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奖品?” 经过刚刚安妙依这一发火,景轩也是有些不知所措,面对叶明盛的询问挠了挠头说道: “父皇我没有什么想要的,可否容我想一想?” “好!景轩你什么时候想好就告诉父皇!” 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叶明盛又带着众多妻妾子嗣看了一会歌舞表演,然后便是结束了今天这场生日宴会。 生日宴会刚一结束,回到自己院子中的安妙依,便是将景仁叫到了身前一脸严肃的问道: “你可知你今天错在了哪里?” 本就不觉得自己说错话的景仁,此刻见母亲还在纠结这件事情,旋即也是有些委屈的讲道: “母后!四弟他真的才思敏捷,我是真觉得他跟曹子建一样厉害” 见景仁还提曹子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安妙依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景仁你给我上院子外面跪着!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进来!” 虽然不知道母后究竟为什么发这么大火,但是景仁也是开口劝道: “母后今天是您生日,您别生气了气大伤身,我这就去外面跪着!” “滚!” 景仁旋即躬身行礼,然后乖乖跪在了外面,见到儿子离去安妙依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她自问虽然不是聪明绝顶,但也绝对不差,而叶明盛更是一代枭雄。 安妙依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和叶明盛的结合,怎么就生出了景仁这个普通人! 就在这时颖儿也是端来了一杯参茶递给安妙依说道: “娘娘您消消气,太子仁孝现在只不过是一时想不通而已!” 安妙依闻言无奈的长叹一声,然后端起参茶喝了一口,本来她今天过生日心情还不错,但是被儿子这么一搞,她现在的心情可以说是一团糟! 安妙依等了约有一炷香时间,见景仁还不进来,心情也是十分的烦躁,而这时外面的阳光也是愈发的毒辣,想到这个时候景仁还在外面跪着,安妙依也是有些心疼儿。 就在安妙依正犹豫的时候,颖儿也是看出了她的心思,旋即走到院子中将被太阳晒的有些迷糊的景仁扶了起来,然后让人喂给了景仁一些茶水,见此景仁也是感激的说道: “多谢!” 说完景仁便是要继续跪在地上,见此琪琪格也是拦了下来问道: “太子可想明白了,娘娘为何要罚你?” 景仁摇了摇头说道: “我知道母后一直想要让我超越景轩,但是四弟他才思敏捷非我能及” 说完景仁也是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琪琪格闻言也是小声提醒道: “太子,太后娘娘并不是因为这个罚你,你可以说四皇子才思敏捷,天资聪颖,但是你绝不能将他比作曹子建!” 一听琪琪格这么说,还没有转过弯的景仁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是为何啊?” “曹子建的父亲是谁?” 熟读三国演义的景仁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道: “曹cao!曹孟德!” 景仁虽然不是很聪颖但也绝不愚笨,所以在说出曹cao二字时,他便也是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旋即也是说道: “曹cao篡汉自立,我爹他!” 景仁话还没有说完,琪琪格便是捂住了他的嘴提醒道: “太子!慎言!慎言!” 在琪琪格这么一番引导提醒下,景仁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旋即喃喃自语的说道: “怪不得母后发这么大火,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说完他也是真心实意的向着琪琪格说道: “多谢琪琪格提醒!” “太子多礼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娘娘正等着您呢!” 想明白问题关键的景仁,也是立刻重新走近屋中,十分懊恼的向着安妙依说道: “母后,我知道我错在哪里了,是我失言了不该将四弟比作曹子建” 见儿子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安妙依也是欣慰点了点头,曹cao在史书上的名声并不好,世人皆言他篡汉自立,名为汉臣,实为汉贼! 因此当年上官宏远在世时,很多人也将他比作大周的曹cao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其中也包括叶明盛在内! 当年奉武军和洛安朝廷交战的时候,洛安朝廷曾经拿叶明盛当年在昭武营给上官宏远当过亲兵说事,说叶明盛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无耻jianian贼。 而奉武军这边则是说上官宏远如同曹cao一般,名为周臣,实为周贼,意图谋反,阴谋作乱,天下英雄豪杰共击之,叶明盛作为大周的忠贞之士,肱股之臣,自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与上官宏远这等jianian贼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本来檄文到这里结束就很不错了,但是当时负责起草檄文的侍从司,一个叫做汪明的侍从,处于可能是更想要凸显叶明盛的忠臣形象,画蛇添足加了一句叶明盛要永为周臣。 然后叶明盛看这个檄文的时候也没注意,就让下面的人发表出去了,当时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等到后来叶明盛击败上官宏远,组建易京朝廷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易京朝廷成立的时候,叶明盛同样是自领内阁首辅,这就让当时与叶明盛作战的徐兆杰抓到话茬了 为了占领道德制高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