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王拜相,踏破山门  (第2/2页)
,九五天子,不应该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    否则,很容易造成倾向。    使得朝臣都往某一边倒过去。    “臣以为,陛下圣明,万事万物皆了然于心,怎么会想不到这些问题。”    “左先生三进三出书山学海,学究天人,修养深厚,乃是天下士子的楷模和表率。”    “此为学宫之良师。”    “再者,陛下如今成为周天榜首,名传天下。”    “论及声势,谁能比之?”    “至于两座学宫的学问高低,谁为正统?”    “想必陛下更是早有定计,无须老臣再来多言。”    左相面容严肃,语气平淡。    工部尚书宋义哑口无言,苦笑一下,老实坐回席位。    上阴学宫的左端云,这人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上一次金鼎论道,拔得头筹的超拔人物。    撑起一座学宫,倒是没什么问题。    赵穆洒然一笑,无声感慨道:    “宋义只能当个尚书,而人家可以坐稳左相之位,并非全然没有原因。”    对于局势的把握,细节的观察。    左相要更清晰,更敏锐。    “新学宫的大祭酒之位,朕决定交给左先生,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赵穆做事向来讲究效率,既然提及到稷下学宫建立、选址等事,那就干脆定下左端云的身份。    “合该如此。”    闻太傅颔首。    左相赞同。    其余人等纷纷附和。    “陛下,如今右相之位空悬,以左先生之大材,可当此大任。”    闻太傅忽然又说道。    赵穆嘴角微翘,再次感慨。    这些能屹立不倒的老臣,没有谁是省油的灯。    把自己的心思,猜得很透彻。    “准奏。”    赵穆颔首。    授予右相之位,左端云就等于被绑上大周的战车。    他的气数与王朝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    左端云面色平静,缓缓起身,拱手拜谢。    他已经想好了,若想传承文圣一脉,再进一步。    就要拿住大周天子所说的那八个字,才好另辟蹊径,自立门户。    做祭酒,当右相,都是为了积累。    “十一皇子监国有功,也该赏赐。”    赵穆手指轻轻叩击桌案,而后道:    “封亲王,加九旒冕。”    同样无人反对。    一片附和。    这才刚登基,赵穆已经成功竖立起了乾纲独断、一言九鼎的威严气度。    赵原走出席位,躬身谢恩。    他望着面带笑容的皇兄,心中淌过暖流。    “朝堂事说完了,朕再来聊聊江湖事。”    赵穆挥手,丝竹弦乐渐消,歌姬舞女撤去。    “朕立学宫,是为了让圣贤之道不再束之高阁,只流通于世家门阀,大族官宦之间。”    “只不过大周以武立国,尚武之风不容忽视。”    “此前,朕有心办一座讲武堂,收集天下武学,编撰武经,培养行伍士卒,军队高手。”    风行空,庞惊阳两人对视了一眼。    一人是混元道掌教,一人是云中居青龙峰首座。    他们听出意思,面色都有些凝重。    自古以来,世家门阀把持入仕的进身之阶,江湖帮派垄断武道的上升空间。    故而,一座王朝少有属于自己的军中高手。    九边军镇,大名鼎鼎的几位将军、王侯,多半都有拜入宗门的经历。    这位大周天下既要立学宫,还想建讲武堂。    所图之大,在座各位都看得清楚。    “陛下,要尽收江湖之武功?”    风行空眸光微动,沉声问道。    对于一座正宗而言,掌教性命、门人多少皆没有“传承”两个字来得重要。    那是命根子!    立身之本!    怎么可能轻易拱手让人。    哪怕大周天子连续镇压紫霄宫、须弥山,令上阴学宫的左端云俯首称臣。    其实力深不可测,天下无敌。    风行空照样不会退让。    纵然死在太和殿上。    亦是如此。    因为。    这一步退了。    混元道便是名存实亡。    “并无此念。”    赵穆摇头,轻笑道:    “风掌教多虑了,朕从不强人所难。”    “筹办讲武堂,编撰武经,只取各大门派一本基础武功。”    “像是混元道的小天罡拳,还有云中居的松鹤万寿拳。”    “其余绝学,一概不问。”    风行空面色变幻,阴晴不定。    他不知道赵穆所说,有几分真、有几分假。    说话好听,做事狠辣的朱紫公卿,这位混元道掌教见得多了。    “朕说话一言九鼎,绝对作数。”    赵穆笑了两下,也未逼迫、催促,而是淡淡道:    “此事关系重大,各位可以好好考虑。”    他叩击桌案的手指猛地一停,一方紫色大印倏然浮现。    太和殿内,瞬间充斥紫色光芒。    雷霆滚走,电光闪动。    风行空眼角一跳,这是要敬酒不吃,给罚酒了?    庞惊阳吞了口唾沫,心想等下动起手来,他能挡得住一招么?    倒是那名白衣如雪的北地女子,天下第一刀客,没有什么反应。    她觉得大周天子所说,很真诚。    “诸位莫慌,六大圣地屡次犯我大周。”    “父皇寿宴,诸多高手强闯皇城。”    “西山一战,魔门巨擘刺王杀驾。”    “今日登基大典,紫霄宫、须弥山包藏祸心,意欲谋逆。”    “朕,此前敬它们万年传承,延续道统不易,一再忍让。”    “但无奈这帮贼子,实在不长记性,无视天子威严,王朝律法。”    赵穆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声音激昂。    那方底部用赤红丹砂写就“阳平治都功印”六字的雷池玉印,爆出一团团精光。    阳和之气,充斥大殿。    风流激荡,雷电交错。    “世人皆说,天子之权,只在十步之内,所以才有天高皇帝远一说。”    “出了大内,千里之外,圣旨诏书,无有任何作用。”    “因而,朕请诸位一观,何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赵穆望着桌案上那枚受到刺激,运转起来的雷池大印,一脚踩了过去。    虚空抖动,好似震荡。    隐约之间,竟有一道无形门户张开。    ……    ……    紫霄宫。    道门祖庭。    有离地千丈的九重环岛,云蒸霞蔚,宛如仙境。    轰!    只听得天穹之上,似有雷声震动,大气爆鸣。    巨大的动静,引得众人仰头。    恍惚之间,他们好像看到一只黑色缎面,白色底子,绣有草龙花纹的靴子压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