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用爱去感化他们  (第1/2页)
    孔融没病,用不着治疗…哪怕是公费。    只见他叹口气:“汉安县虽说是蛮夷之地,却比蜀国那边开化些许。”    蜀国,紧挨着吐蕃;    与很多羌人部落、吐蕃人、焚人、巴氐人…    蛮人部落太多太多,都数不过来;    他们相互之间、与汉人官府,经常性地发生摩擦摩擦再摩擦…    双方炽热的拥抱,延续近千年,就没消停过。    板楯蛮好歹替朝廷打过工,抢东西的时候,还有一点规矩;    这些髦牛部、摩沙部、巴氐胡…无数的蛮夷部落,抢人、抢钱、抢衣服、抢腰带、抢鞋子、抢发簪、抢陶碗、抢灯盏…    啥都抢,从来不挑食。    搬不动的,就砸;砸累了,就放火;    看上了的男男女女,抢回去男的当奴役、女的当改良人种的工具;    实在是丑的吓人一跳的,一刀剁了就是,懒得动脑筋,免得脑壳疼!    ——啥年代,都没有咱们丑人好好活下去的空间…    古今同一轨。    嫌砍人累、磨刀麻烦,就让他们自己挖坑埋自己…    最是珍惜生命的孔融,当然不乐意去那个“冒险岛”闯关!    ——其实,孔小二还有一个隐疾,没有对人言:蜀国离成都太近,一条槽上栓不下两头叫驴。    刘隽、孔融若是整在一起,真不知道谁弄死谁…    故此,孔融是打死不愿意去蜀国就职的…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文呈也乐的孔二愣子留在汉安县:多好的门神呐,超级辟邪。    ~~~~    这尊门神别看少根弦,可他从来不缺胆子。    孔融开口问文呈:“缉熙呀,汝可有把握,全歼这股板楯蛮?”    “毫无可能。”    文呈摇摇头:“此乃板楯蛮一部罢了,近万人马。汉安县自保队,保卫县城绰绰有余;等到彼等蛮夷漫山遍野去挖野菜之时,区区三千汉安县兵,连四面城墙都站不满…如何能够四处去绞杀彼等?”    文呈的意思是,咱们能够保住小命都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追杀出去,被板楯蛮给埋伏了,那才得不偿失呢!    到时候大家都等着板楯蛮冲进来“杀狗官”吧…    板楯蛮四处劫掠,被文呈刻意轻描淡写的形容为“挖野菜”。    ~~~~    “嗟夫!功亏一篑哉!”    孔融扼腕叹息:“若是能够尽诛此股蛮夷,吾上书天子,回归中枢便指日可待矣!”    ——你就别回洛阳了,人家袁本初好不容易出仕;你一回去,还不得气的他又跑回去,围着坟头画圈圈诅咒你?    “诛灭是不可能诛灭的,数百年谁能尽诛板楯蛮?孔君…”    文呈开始施展丁春秋大法:“孔君你可以招安彼等啊!若成,岂不是大功一件?”    “谈何容易啊!”孔小二闷闷不乐:“时降时反,此等蛮夷,哪有定数?”    “蛮夷终究还是蛮夷!”孔小二恨恨地补充一句。    “不然!”    文呈显然有不同看法:“酋首龚虹,在孔君手中归附,是功;日后此獠若是再反…与孔君何干?”    倒也是哈,招安某处盗寇,那招安之人自然是有功于社稷;    加官进爵理所应当。    至于以后…谁还管以后!    给你弄回来一个从良了的婆娘,难不成还得给你打包票:放心,她一辈子都不会红杏出墙的!    ——谁敢保证?    给你弄回家了,管不管得住,那得看你的驾驭能力、看你喂不喂得饱她了。    家里吃不饱,你还好意思怪人家出去下馆子、偷零嘴儿?    ~~~~    “那,缉熙贤弟,你可有把握招降板楯蛮?”孔融放下酒樽,正色问道。    我都晋级成「贤弟」了?    “有凛君蛮的先例、有孔君的感召…如若孔君愿意「用爱去感化他们」的话,我便有八、九成把握招安他们。彼等不过是讨口饭吃罢了,叫花子般的穷鬼而已。”    “用爱去感化?”孔融一下子愣住了,“难道不应当是用大义去感召么?”    “呵呵,彼等连字都不认识,哪晓得甚「大义」!”文呈颇不以为然。    有道理    「不通经史,不知大义」,此为儒家教训人的口头禅。    文呈信心满满,“只需喂饱了彼等,他们自然会乖乖地,卧在墙根底下晒太阳、捉虱子。此等流寇有了吃的,何苦东奔西跑的去寻食?”    “那县寺里,可有足够的钱粮养活彼等?”孔融担忧,“休要养蛇不成,遭蛇噬。”    文呈点点头:“最近数月,县仓入项大增,增加三两万归附之民,尚能应对。”    言罢,自怀着掏出一小包东西;    打开以后,放在孔小二面前:“孔君请看此物。”    孔融定睛一看,此物乃是黄白黄白的细砂石模样,却又不是砂石。    不禁抬头问道:“此乃何物?”    文呈道:“此乃雪糖,是用交州运回的「柘」所制。因其甜如蜜、雪白如雪,故得此名。”    孔融伸指蘸着尝了一尝:“甚好甚好,其价值不菲罢?”    “成本很低廉、售价不菲,可为县寺带来极大的税赋入项!”    ~~~~    脱色技术还不过关,现在做不出来真正的「白砂糖」。    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