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天下攘攘为何往  (第1/2页)
    河水湛蓝,温柔无波;偶尔一条白参调皮地越出水面,掉落时砸出一圈圈涟漪。    石桥飞拱,晨风微拂;    山雀晾干了羽毛上的露珠,一惊一乍的在树梢间嬉戏…    多好的一个艳阳天啊!    ~~~~    “多好的一个早晨呐!”    文呈仰头望着远处,感叹到:“雀鼠松间跃,鱼虾戏暖流;欲抒君子憶,更上一层楼。贾校尉,可思虑周全了?”    “干了!”    贾龙一拍椅子扶手,“就依文功曹所言,某家去剿匪、你只管将人头尽数送来!”    文呈扭头看着杜峰:“杜长史的意思是……?”    杜峰侧过脸:“哼,尔等简直是……!”    “是什么?!”气温陡然一寒,文呈冷声问道。    贾龙主军务,杜峰主…    打小报告;    若是杜峰反对,队伍里就算是出了顾.顺.章,这就不好弄了。    杜峰听见文功曹的语气,赶忙转过头来:“亨豪,吾觉着,这简直是一箭四五雕、一网六七条;此策,着实高明啊!”    此言一出,瞬间气温回升了、拂过的微风中也有野草的清新气味儿了、太阳也从云雾中钻出来了;    贾龙扶刀的手,也缓缓放下了…    ~~~~    文呈与贾龙议定:由贾龙领兵前往「叙永道」,剿灭蜈蚣山上的“五毒教”夏旭部;    夏旭,弄栋府(云南大理)巫教衍生出来的“五毒教”教主;    到夏旭这一代,已经繁衍了上百年了…经年积攒、有存货!    夏旭的祖上,一百多年前带着一帮弟子,占据了叙永道境内的蜈蚣山;    其手下由原本三五十人,逐渐发展到四五百号山匪,对外号称“信众过万、拥兵三千”。    五毒教平日里靠传教、卖稀奇古怪的苗药、蛊惑信徒举家捐献财产,和劫掠过往客商为生。    赚钱渠道多样化、管理匪徒赤贫化,才是土匪管理学的王道…    普通匪徒太富裕,不利于他们奋斗。    而且,纯靠打劫养寇,是养不活这么多人的;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广种薄收,土匪的日子也不好过。    其实,大部分普通的土匪、小头目,只能靠「底薪」加「绩效」生活;    那日子,过的也是相当恓惶…    穷的连婆娘都娶不起!    只好三不五时,偷偷溜下山,去「公共茅坑」放水…    大头领、教主,自然有「压寨夫人」、「高管俱乐部」,专坑专用。    ~~~~    ——假如大家下山,弄到一只肥羊,敲诈来一万贯钱:    山寨发展基金、山寨储备金、被捕兄弟营救基金、战死兄弟抚恤金、年迈土匪养老金、残疾土匪伤残金、山寨管理费、情报采集费、武器采购费、器械维修费、小土匪抚养费、聚餐费、生活费、各种提留、附加费……    无数名目繁多的费用一算,普通土匪、小头目,哪能分到几个钱!    大碗喝酒、大口吃rou?    做梦吧,那是土匪头子、大匪首才有的待遇;普通匪徒想都别想。    粗粝饭食能够不断顿,都是奢望。    平日里,靠山寨发的粮食、几十文盐巴钱,还有打劫之后的“绩效奖”过日子;    主要还是以种地为生。    打劫的买卖,哪可能天天有!    晓得有狼窝,羊还知道绕着走呢…    ~~~~    贾龙去剿匪,好处挺多:可以敲诈地方官府,让其提供军饷、军粮、财帛奖赏;    还可以洗劫土匪窝里的存款存粮,补充军资;用土匪的头颅,去上报军功。    文呈再提供一批财货,相当于雇佣贾龙出兵去清剿五毒教;    然后文呈这边,再给贾龙三百颗头颅,让贾龙拿去请功!    并且文呈保证一个月之内,将板楯蛮龚虹部平息掉;    对外声称:是龚虹畏惧于贾龙部的军威、不得已才向孔融纳降;    如此一来,贾龙手里,要人头有人头、要战功有战功,还能得到可观的钱帛…    到时候,估计益州都尉这个官职,应该可以捞到贾龙手里了罢?    ——刺史刘隽,才不管这些人头哪来的:只要贾龙证明了他自己能打、敢打就成。    用朝廷的钱,替自己养一个保镖兼打手,何乐而不为呢?    (贾龙历史上,最终就是升任益州都尉;造反乃是后事。)    ~~~~    “劳烦杜长史一件事呗,”    文呈指着河滩上密密麻麻的箭矢,“请杜长史派人,将箭枝替下官收起来,这种箭枝是「汉安民众自保队」专用的,贵部拿去没用。”    汉安军使用的弩箭,箭簇不是汉军普遍用的「犁箭」那种“铲子”形状、箭枝尾部稍稍收窄;    没有搭弦的刻槽、尾羽极小甚至是没有箭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