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打仗就是打后勤  (第1/2页)
    方略定下来了,接着就是开始进行一系列,出征前的的准备工作。    巴蜀有大量的柑橘,没有太好的保鲜手段,就只能将蜡烛融化,与滚水搅拌均匀以后,将橘子迅速浸一下,立马拿出来。    这样,就在橘子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层,相当于后世的水果“打蜡”;可以延长保质期。    还有就是切片,摊开在竹篱笆上面,放进陶窑里面烘干,做成干橘子片,给军士们泡水喝,补充维生素。    腊rou、香肠、腊鱼、风干鸡鸭……    ~~~~    这次出征,文呈估计那时日不会短。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文呈是基于羌人部落,实在是太多了!    其占据的地盘从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到陕西山西,都有羌人部落分布其间…    也就是从益州、吐蕃、凉州、司隶、到并州都有羌人;    银川,有先零羌、牢羌、罕种羌;    榆林、延安、离石那边,是虔人羌、氐羌、全无羌的地盘;    武都礼县一带,是参狼羌、白马羌;    天水、平襄一带,是巩唐羌、鸟吾羌…    如此多的羌人,一会儿你反、一会他闹腾,压下葫芦冒出瓢,没完没了!    幸亏有龚虹    跟羌人打群架,板楯蛮最是有经验,正所谓:一物降一物。    最让文呈担心的,其实并不是与羌人作战…山林里面干架,巴蜀人会虚谁?    翻山越岭钻老林,川芎…川兄谦虚一声:哥的本事一般般,一块药疙瘩罢了。    绝对没人敢说:哦,看来我比你厉害一些…信不信川芎能把你打的跟黄莲一样苦?    至于甘凉州一代的羌人骑兵,文呈也没太当回事儿:迟早要面对北地骑兵,先拿属于二流的羌人骑兵练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连羌人都干不过,大家早死早投胎罢,还空谈什么征服星辰大海!    ~~~~    后世在红旗下长大的文呈,跑遍了这些地方;脑子里自带大致的区域地图。    文呈明白,这些川军将要面对的、真正的最大敌人,并不是这些蛮夷;    而是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是水土不服、是各种疾病;    还有就是后勤保障,才是最大的困难!    朝廷好不容易抓壮丁,揪住了一支敢打、能打的巴蜀兵,不可能,会轻易放自己回益州休整的…    至于后勤保障,休想指望,这个被蛀虫啃噬的千疮百孔的朝廷了,靠不住的。    杨家将、折家军、种家军、戚家军、卢象升、秦良玉…    多少活生生的后世之师,他们的悲催下场,你让文呈如何敢相信朝堂那帮人?    ~~~~    “得加紧建造四轮马车。”    李恢也担心汉安军出征,会旷日持久,后勤物资上,一定要多带一些。    四轮马车,最难的是“转向架”,涉及到轴承制造技术。    现在雷公山那边,用两个钢圆盘、中间铺上圆柱形钢条,两个钢圆盘再扣上、密封;灌入油脂润滑,做出来简易版的轴承,将就着能用。    两轮马车,载重量不过千把斤;而四轮马车,最少可以拉两千斤以上,速度也更快、更平稳。    “多做炒米,把牛羊rou加进去,烘干。”    文呈想起后世的「油茶」、「炒米」,开口道:“这样有油水、容易保存,而且携带的多!”    赵正一边记录,一边说:“此去司隶地区,先就近取食;本部携带的粮草,尽量存起来。如若有可能,在关内再采买制作一些,勿必做到有备无患才好。”    文呈点点头:“的确如此。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若是到时候,大军粮草不济,又上哪里去求人?”    “存心方便为长者,虑事周全是能人;二位不愧是吾之萧何、曹参啊!”文呈感慨道。    李恢笑道:“哈哈哈,文君廖赞了;拾遗补缺、查堪疏漏,乃是我等分内之事;倒是文君高屋建瓴、胸有沟壑,让我等钦佩不已啊!”    文呈笑笑:“咱们就别互夸了,相互吹捧共同提高;再夸下去,自己都觉得…那是说的我吗?”    “哈哈哈!”众人皆大笑不止…    ~~~~    汉安、南安县有“养猪场”、“养鸡场”、“鸭棚子”,都是隶奴们在打理;    由除了奴籍的「小组长」,带领一帮尚未除籍的隶奴们,养了无数的麻鸭、鸡鹅、猪羊。    此举,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获取rou食、获得肥料,更重要的是为了:防范蝗灾!    汉代的灾害很多,蝗灾的危害性,无疑是最大的…    至于旱灾,两县正在大量修筑小水坝、蓄水池、沟渠,尽量做到有备无患。    隶奴们再干上一年半载,都会陆陆续续去除奴籍,成为自由人、成为“养殖场”的雇工。    到时候,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