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1林清晨的丽江邂逅之旅  (第1/1页)
    在林清晨眼中,丽江是什么样子的?    这几天林清晨一直都在丽江游荡。    难怪顾奈儿会喜欢这里。    难怪顾奈儿会选择在这里开一家客栈。    就算是林清晨在这里的客栈住了几天,也真的是忍不住爱上了这样的生活。    似乎……    有人,在这里邂逅    有人,在这里疗伤    有人,在这里遗忘,或者被遗忘    有人,在这里艳遇,遇人,遇城,遇心    有人,在这里开始流浪,或者,终止流浪    丽江,是毒药,即使只是远远的看    隐约的听,也会中毒    丽江,是种病,稍一碰触,便感染    即使逃离,仍遗留不可治愈的绝症---丽江后遗症    丽江,是家,心的家。    在这里,遇到自己    那个失落已久的自己    丽江,是梦,如幻的梦,一个一直萦绕心中,隐隐浮现的梦    丽江,不论前缘,不思未来,    只在这里,只在这个时候    因喜欢,故关注;    或因关注,尔后喜欢。    闲散,自在,简单,纯净,温暖而柔软    安静,古朴,时尚,清凉,迷离而美好    夜幕降临,暗香潜伏,独自体会    或者集体狂欢    孤独隐匿,商盎共醉,深思,发呆    都是相宜的    一条巷子,一段未知的未来    一扇古朴的门,一个不同的世界    这里,有很多故事    这里,没有故事    这里,是丽江    天雨流芳。    这或许就是此刻林清晨眼中的丽江。    入眼的大研古城。    小桥流水,垂柳人家,依山而建的纳西民居重重叠叠连绵不绝,一条小巷,一户人家,一不小心,就走进数百年的历史。    在这里,每一块青石,每一条小溪,都流淌着时间,流淌着过去;每一座小桥,每一座庭院,都诉说着足迹,诉说着历史;每一座门坊,每一条小巷,都浓缩着千般恩怨,万种风情;每一位长者,每一个作坊,都铭刻着悲欢离合,人事无常……    彩云之南的大研古城,耽美得几乎让人生怜。    古城依山傍水,青瓦雕楼素雅精巧,五彩石路粗疏平滑,透着nongnong的古典味儿。    古城没有围墙,坦率大方,完全不设防。    密布在四方街周围野蚕网般的小街小巷,恰到好处的向四面八方交叉错散开去,构成了丽江古城独有的自然纯朴风格。    灵水原木,韧石琼花,高原生态和纳西风情,营造了仙界般的大研古城。    漫步丽江古城,脚下曲曲弯弯,蓝汪汪亮莹莹的水流,让人忍不住蹲下身子去抚弄。    水至弱至柔,却能驰骋于天下至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如果没有水,丽江古城的整个历史就要改写了。    林清晨似乎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丽江不是用来行走的,是用来迷路的。    果然应验。    林清晨这几天只顾着看街道店铺里的热闹,突然回过神来,竟不知身在何处,也忘了来时的路。    毫无目的的走了一个多小时。    后来才听说,丽江的建筑是有规律的,家家门前有小溪,小溪的水一直流到大水车汇集,只要沿着水流,就能找到回去的路。    丽江古城人人爱美,家家户户种花,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妩媚嫣润,玉骨冰心的白玉兰;花团锦簇,绚烂多姿的三角梅;红的、紫的、黄的,白的、蓝的丛丛簇簇的杜鹃;花色迷人,缤纷耀目的茶花,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竞相绽放,斗妍争奇。    使得丽江古城芳香四溢,蝶舞蜂飞,形成了人与自然简单真实的和谐统一。    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这话一点不假。    古城终年流水潺潺,水上的桥是另一种景观。    林清晨粗略计算了一下,全城的桥应该不少于300座。    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等形态各异的桥,既是城中美景,又是连接城内外的主要通道。    珍珠般的木桥石桥,玲珑剔透的并联着街巷和流水,好一座城在水上飘,水在城中绕的奇妙丽江古城。    丽江是是古羌人的后裔,纳西人的故乡。    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    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有名。    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    纳西族人信仰东巴教,尊奉自然神。    十分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保护水色山光,因此,丽江的水格外清,丽江的山格外绿,丽江的天格外蓝。    丽江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    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    丽江人以胖为美,以黑为贵,称呼英俊潇洒的小伙叫“胖金哥”,美丽动人的姑娘叫“胖金妹”。    这里是滇、川、藏的交通要道,是著名“茶马古道”中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文化发达。    到今天,古与今的文化,古与今的物质,古与今的习俗都被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丽江。    林清晨其实是有些后悔的。    曾经的自己就站在城外,看着通火通明的古城。    没有走进来。    而这一次错过竟然让自己迟到这么久才看到丽江的美。    午后,光洁的石板路上,林清晨的对面走来一位淳朴的纳西少女,背着大竹筐,端庄而素雅的皂衣,显出一派穿越时空的召唤。    林清晨突然想到“香风熏处,春暖花开”这八个字。    林清晨自信,自己不是大唐的蹩脚诗人,也一定配得上个“触景生情”的宋朝墨客。    南宋真是一个很会保养的朝代。    不仅成就了富丽的苏杭,不仅诞生了婉约的宋词,而且也保养了在云之南的丽江。    这个建于南宋时期的丽江古城,多么像从宋词中走来的词人,只要轻轻地,撩一撩那几缕迷人的秀发,就足以醉倒几拨红男绿女。    在云南,在中国,在世界,有几处这样的经典?    有谁可以重复这样的“唯一”?    除了丽江,还是丽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