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红薯,奇迹的作物! (第1/1页)
李世民之所以这样询问,倒不是因为嘴馋了,而是觉得这玩意好像能够当口粮。 要知道,虽然大唐战胜了东突厥,使得国内的民心已然稳定,又有世家的存粮,不至于会因为一时天灾而升起动乱。 但真正的问题——粮食生产还是没有解决! 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无穷无尽的天灾就始终是大唐头顶的一道尖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 李世民这个皇位来历本就很血腥,如果不能应对好这些天灾,肯定会有很多流言蜚语暗中传播。 也许这个所谓的王府特产,会有一些意外之喜。 “当然可以!你随便吃吧!” 王远很是客气,他让明叔拿出来红薯,就是为了给老李他们吃的。 “多谢公子!” 李世民道谢,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另一块烤红薯。 他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几秒,才折断一小块来吃下。 刚入口,味道和长孙皇后说的一样,糯糯的,甜甜的,的确是出奇的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有饱腹感! 这玩意,好像真的能当口粮呀! 想到这里,李世民当即激动了起来,连忙问道:“王公子,这到底是何物?” “额...你可以叫它红薯,它就是长在地里的,耐寒又易长活。” “它每年的四月,八月都可以种植。” 王远想了想,漫不经心地介绍了一下红薯。 红薯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粮食,不但耐寒,而且产量也是非常惊人,一年的亩产最低也可以达到二十石。 在唐朝,一石就是将近一百公斤,亩产二十石就是整整四千斤。 其实在昨晚举行烤红薯大会的时候,王远就借机向周围的邻居推荐这种全新作物。 可实际上的效果却不是很好。 倒不是红薯的产量太低了,相反,而是产量太高,高到了一个没人敢相信的地步! 这可是亩产四千斤呀! 而且还有如此强大的环境适应力。 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那么恐怖的作物呀!? 难不成这些红薯都是直接吃土长大的吗? 简直就是离谱! 所以哪怕这些百姓对王远很是信任,也很感激他对蓝田县所做的一切。 但还是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放弃原本的春耕,种下红薯。 在实行均田制的唐朝初期,田地和粮食就是百姓的命根子,没有了这些就没有了一切。 别说是一年了,哪怕只是一个季度不种地,没有收获,一大家子都要饿死呀! 王远能够理解蓝田县百姓的想法,所以也没有强求。 而是打算自己种着先,等到来年收获的时候,蓝田县的百姓自然会看到现实,彻底接受这种新的作物。 “那它的产量如何?” 得到王远的肯定回复后,李世民眼皮狂跳,感觉自己的内心都有些激动了起来。 这个所谓的红薯,听王远的描述,简直就像是上天专门准备的粮食呀! “这个问题吗?” “大概是二十石左右吧,如果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的话,应该有三十石。” 王远摸了摸下巴,说的很是轻描淡写。 其实他也不是很清楚红薯的具体产量,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而已。 可这番话落到李世民,李渊,长孙皇后三人耳中,却无异于惊雷乍响,天崩地裂,整个人都彻底懵逼! 他们刚才都听到了什么? “王公子,你刚才说的是多少?” 李世民颤抖询问,嘴巴哆嗦地似乎都要把舌头咬了下来。 长孙皇后和李渊也同样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他们和蓝田县的百姓可不一样,哪怕是李渊,他对王远这个当世神人也已经是心服口服。 尤其是李世民,虽然这个狗大户平时吊儿郎当,整天就想着混吃等死,悠闲自在,还疯狂压榨自己。 可他在大是大非上,却从来都没有说过谎! 王远说有二十石,那就肯定有二十石! 当世神人不会说谎! “就是二十石呀!” 王远有点烦得重复了一遍,然后又疑惑地看着三人: “话说你们那么激动干什么呀?这有什么好值得惊讶的?” 还不值得惊讶? 这可是整整二十石呀! 这一刻,别说是李世民,就连李渊和长孙皇后也是一阵干瞪眼。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谦虚”的人! 如果这个红薯能够推广到这个大唐,恐怕就是天塌下来,也不会再有人饿死街头了。 此事,真的太过震撼了! 这个作物,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呀! 李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同一个信息! 这个红薯,必须要推广到整个大唐! 而且还必须要快马加鞭,不惜一切代价! 三人很是激动,李世民更是恨不得立刻跑回长安城,将此事实施! 他可没有忘记,在几个月前的时候,王远曾经亲口说过今年将会有超级大蝗灾爆发。 这个红薯既然是长在地下的,那岂不是代表着,它们的叶子哪怕是被蝗虫啃光,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果然! 每一次来蓝田县,都会有大收获! 王公子简直就是大唐的福星呀! “瞧瞧你这个样子,就跟没有见过世面一样。” “当然,晚辈并非说尊夫人和老人家,而是在说老李。” 王远看着老李诧异的表情,偷笑调侃,只觉得十分好玩。 “老李,你就不能学学本公子这种山崩于前也不变色的气度吗?” “区区二十石的产量而已,它和曲辕犁一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古人就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见识,连这些小事都会被吓到。 这番话听得李世民一阵翻白眼,不过他也没有太过激的反应。 毕竟他已经是习惯了,每一次来王公子这里,他都会被诋毁,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已。 等一下!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什么,神色立刻变得十分怪异。 他看着王远,皱眉道: “王公子,为什么你会知道曲辕犁?” “阿嚏!” 同一刻,长安城,长孙府内,正在处理改革事务的某老狐狸猛地打了一个喷嚏。 “奇怪了。” 他自语了一下,便不再放在心上,继续工作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