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8章 热闹的码头 (第1/1页)
觐见之后,罗伦和张光仕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张光仕的那批手下,已经全部都被释放,他们将一路返回北地。 接到自己这批部下,张光仕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转变了立场。 他处于暗处,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张光仕此刻人设是,作为北地都司的代表,无法对雍王府抛出的和谈计划做主,所以他带着陇右使臣去北地谈判。 准备了一个下午,晚上又美美睡上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出发了。 从元阳到北地郡,得先赶到大河边去,所以他们走的是水路。 一连坐了两天船,他们才经灞河汇入大河,如今大河已有封冻的迹象。 有人高声提醒:“下船了下船了!” 众人纷纷下船,此刻已是夕阳西下,他们得在天黑之前渡河去。 这次除了张光仕一帮人,赵延洵还给罗伦委派了十名侍卫,全都是殿前卫的精锐。 上一批跟着林大贵去北地的侍卫们,基本都已经要升官儿了,赵延洵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所以这次跟随罗伦的侍卫们,此刻个个都显得很兴奋,走一趟搏个百户还是很划算的,毕竟如今军中内卷十分严重。 可侍卫们的高兴不同,张光仕手下这些即将返回故土的人,此刻一个个都愁眉苦脸。 “跨过了大河,又是无穷无尽的怪物,九死一生啊……” “还是陇右好,没有怪物袭击杀人,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一家人还能待在一起!” “听这位罗大人说,这次他去北地,是和都司的老爷们谈合作的!” “雍王爷仁德,看不得百姓军民受苦,所以要给咱们送粮食,还要让咱们北地郡的人,也过上陇右百姓的好日子!” 两天的坐船时间,罗伦也没少给这些洗脑,如今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真的假的?” “你说真的假的,刚才那么多粮食,运到大河岸边难不成是喂鱼的?” “再说了,在陇右待这么些天,那个人不念雍王爷的好,我看他老人家是真想帮咱!” “可惜罗大人说了,恐怕都司那些人,不会答应让雍王爷来帮忙!” “这又是为何?” “你傻呀?要是都跟着雍王爷干了,都司那些人不就没权了!” “嗯嗯,他们那些人……为了当官儿可啥都干得出来!” 最后这人总结的一句,所有参与谈话的人都很认同,丧尸爆发时高层血腥争权那些事,他们可都有所耳闻。 众人沉默之际,只听有人拔出刀子,恶狠狠道:“哼,他娘的……谁拦老子过安生日子,老子弄死他!” 现场虽无人回复,但在众人心里,已经达成了这样的想法。 “这件事,我看得让张大人拿主意,他是个好官儿……可以让他去劝都司那些人!” “没错没错……” 这些人竟想起了“策反”张光仕,也不知他得知此事会是什么反应。 接下来他们要渡河,但在渡河之前得休整一番,顺便把晚饭给吃了。 所有人休息之际,罗伦来到了码头内,这里已经牵设好了第一部“座机”。 系统下发的座机,只能单线之间相互联系,并不能随意互相拨打。 比如顾蒙府下的会平县,就只能先把消息传到顾蒙,然后在有顾蒙打电话给元阳。 如果想直接联系,那就必须得牵专线。 码头上这处座机就是专线,直接从元阳接到了这里,中间不经过任何府县。 按赵延洵的设想,这里将成为与北地沟通的关键节点。 “大人,殿下说了,若您到了这里,可以给殿下回个话!” “多谢!” 来到了屋子里,只见桌子上摆着一个木匣子,匣子上十几个凸起“按键”。 如何使用电话,罗伦二人已经被培训过,所以此刻他直接上手。 只见按了“开机”键,然后按下了“001”三个数字,随即这匣子就响起了“嘟嘟”声。 虽然已经见过几次,但看到如此神异之物,张光仕还是忍不住赞叹:“当真神器!” “谁?何事?”声音并非赵延洵,而是专门值班的太监。 电话通讯虽然便宜快捷,但却有字数限制,每部座机每日只能通讯三百个字。 所以对面的太监言简意赅,用最少的字传递信息。 罗伦答道:“顾蒙知府罗伦,向殿下问安!” “殿下出去了,说祝罗卿一路平安!” “谢殿下!” 然后,电话就被对面挂断了。 罗伦身上也有一部电话,只能到了北安府后启用,中间这些日子他将和元阳失去联系。 放下电话,罗伦对张光仕说道:“过了大河,就得靠你带路了!” 当他们这边休整时,码头西侧一里外的树上,有人正在观察码头的情形。 “乖乖,这可全都是粮食,来来去去的大船,也不知运来了多少!” “这要全是咱俩的,怕是几十年都吃不完!” “若非有重兵把守,我非去偷他几袋粮食!” 听着部下议论,带队的汉子低声呵斥道:“都住嘴,别把陇右的官兵招来了!” 在这些禁军士兵眼中,他们已经不认为自己是官军,谁让朝廷已经不给他们粮饷。 “他们运来这么多粮食,莫非要对北地用兵?” “这……还真有可能!” 北地诸军在准备对陇右用兵,后者起兵对抗也很正常。 “走了,咱们赶紧渡河,和老张他们会和,也不知他们探到了什么情况!” 事实上,同一时刻老张几人,正处于惊讶之中。 他们躲在平山府城外,周围到处都是尸体,而雍军已打进了府城中。 “这些人,真的很强!” “好在,他们只有这千把号人,想来这已是雍军精锐了!” “这样的军队,与咱虎贲卫最强时相比,恐怕也想差不多!” 此刻,打入平山府的是方胜,和他一同渡河的汪成所部,全驻扎在长佑县城。 之所以守在长佑县,主要是为稳固后方,这是稳扎稳打的表现,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接收粮食。 大河东岸的粮食,在运过大河之后,不会直接往平山府城去,毕竟中间还有太多的丧尸。 相比之下,将粮食安置在靠近大河的长佑县城,无疑更具有可行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