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掎角之势 (第1/1页)
周仓见曹军势微,便骤马挺枪叫道:“徐晃休逃,趁早投降,可饶你一命!” 说罢,也不等他回话,来到徐晃近前,挺枪便刺。 徐晃当即回击,手中兵器斧大势沉,若是一般武将相遇,必然难以抵挡。 只是周仓双臂有千钧之力,哪里会怕他。 两相交战,斗了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正斗间,徐晃忽见周仓之后,大军压来,便按下杀心,不敢再战。虚劈一斧之后,便拨马而走。 逃窜间,徐商从背后赶到,报说吕建已被关羽部将陈庆之所擒拿。 徐晃听了来报,不胜悲惶,于是又令徐商领兵断后,徐晃自己领兵在前开路。 关羽率领大军压上,不多时便破了徐商断后军,生擒了徐商。 而夷王梅敷带着夏侯尚所领曹军,仓惶沿汉水而上奔逃五十几里到了汉水狭窄、流水缓慢处的中洲。 早有梅敷部将张俭,准备舟船在此等候,将船只首尾相连,暂做浮桥。 夏侯尚见了这情形,顿时大喜,便连忙指挥大军渡过汉水,望南阳而逃。 待徐晃逃到此处,夷王梅敷早已拆开舟船,此时见徐晃还在南岸,顿时大惊,连忙令人驾小舟去渡徐晃军。徐晃因此得以逃脱。 等关羽率军追到的时候,徐晃兵马早已渡河大半,只擒拿了些许未渡河的人马。 待关羽打扫完此地战场,廖化所领水军才缓缓而来:逆游而上,再加上风向不对,所以才姗姗来迟。 随后,关羽并未领兵回襄阳,而是直接过汉水,望樊城而去。 这一战,从埋伏追杀刘封的曹仁开始,到夏侯尚、徐晃逃脱。 关羽大军辗转战斗最多的队伍:在数日之内,连续行军作战超过八百里。最少的也转战三四百里。 事实上,若不是系统兵的话,哪怕当世精锐也不一定能完成行军,至于多次投入战斗,简直就是奢望。 难度大,战果自然也大:除夺襄阳城外,击破曹仁、孙礼、夏侯尚、东里衮等敌军数万,俘虏九千多人,斩首一千六百级,夺取粮草、辎重、兵器无数。 除此之外,系统积分,也涨了将近两万,再加上之前陈庆之任先锋的战果:自己也能得到小比例的战果积分。 此时的关羽已然有近十四万的积分了。 过了汉水,仗着系统兵的特性,关羽没有片刻修整,便领大军北上去取南阳。 同时传令王甫回军守襄阳和看押俘虏,又派遣使者前往江陵调遣五千人马来助力守襄阳,以免俘虏暴乱。 …… 另一边,曹cao兵到羡溪,便有快马来报说:关羽军破青泥隘口、败徐晃于木架山,围了襄阳。其后又破牛金于汉水溿,廖化兴水军隔绝汉水。 曹cao听了,不由皱眉,本想回军救援,又听说关羽不过两万人马,便暗自思量曹仁拥兵八万于荆北,襄阳处也有数万兵马:不说破敌,坚守应当有余。 如此想法下,曹cao便拟书信,令使者传于曹仁,令荆北各地据城坚守,不得出战。 随后又下令曹真领兵马两万,再从各处人马抽调三万人,总计五万去助夏侯惇破甘宁。 安排完毕后,曹cao便尽起十三万大军日夜攻打羡溪大寨。 陆逊见曹cao来攻,便召集众将道:“曹cao引大军来攻打羡溪,诸位可有良策。” 朱桓出列道:“末将建议坚守为上:如今时节临近春雨时分,届时道路糜烂,运粮不易,曹军远来,必然不能持久。不出三个月,曹军必然粮尽,到时候可一鼓而破。” 陆逊听了朱桓建议便道:“此言有理!” 话音刚落,老将韩当出列说道:“若要坚守,末将建议都督可以领大军坚守此处,某领一军驻扎在外: 到时曹cao要是引兵攻于我,都督可领兵马袭击其后,若是曹cao领大军攻羡溪大寨,我亦袭击其后。 此乃掎角之势也!” 陆逊道:“老将军所说极是。羡溪西南有一山,易守难攻,老将军可屯兵此处。” 韩当听了,便领军令而去。 …… 与此同时,曹真奉命来助夏侯惇,领兵到了濡须城外,看见甘宁兵马不多,便有了想法。 他暗思:敌军兵马不过一万人,而我有五万之众,以多击寡,没有不胜利的道理。 于是便指挥大军,向着甘宁大营杀去。 濡须城的探子探得消息后,便飞马来报夏侯惇和温恢。 夏侯惇与温恢商议道:“曹真此举虽然莽撞,但他乃是魏王养子,不可不救。” 温恢对夏侯惇道:“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将军可领兵在后接应,若东吴并无诡计,将军便坐看曹子丹成功,若是东吴有埋伏,将军再行接应。” 夏侯惇道:“这话十分有理!”于是便采纳温恢的建议,领三万兵马出城,尾随在曹真后面,随时准备接应,并不加入战局。 甘宁虽然勇猛,但两军混战,个人武艺只能改变局部,并不能改变整个战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真大军的兵力优势慢慢显现出来,东吴大军节节败退。 甘宁见事不可为,便领兵马望南而走。 曹真见了,哪里愿意让到手的功劳逃跑,便催促大军追杀甘宁。 正追杀间,突然山坡之后,鼓、角之声大响,一队人马飞出,当先一员大将叫道:“我已在等侯多时!尔等已然中计,还不束手投降?” 众人看去,乃是不久前被赵累送回的东吴大将贺齐。 原来吕蒙领军路过濡须中洲,探马来报甘宁军败,吕蒙便让贺齐领兵前来接应,同时让贺齐诈称埋伏,吓退敌军。 果不其然,曹真听了贺齐的话语,便勒马对众人说道:“不好,中敌军之计了!宜当速退!”于是便传令鸣金收兵。 尾随在后的夏侯惇听了探马来报,也以为曹真中了埋伏,便急忙领兵接应。见了曹真之后,也不恋战,便领着曹真往濡须城而去。 刚到城门,温恢早已经出城迎接,张口便对夏侯惇道:“濡须城兵马充足,曹子丹再入濡须城并没有多大益处。 不如令子丹将军屯兵在外,成掎角之势,将军认为如何?” 夏侯惇听了温恢的建议道:“所言大妙。”于是便令曹真领兵屯扎与濡须城东北处十里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