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6.二十年前的中西医对决 (第1/2页)
我只想隐个居正文卷226.二十年前的中西医对决没有谁会承认自己是失败的罪人。 即便姜元是遭人陷害,比赛的结果却已经注定。 来人一句话,瞬间唤起姜元埋藏二十年,不愿提及的回忆。 从炎黄二帝开始,中医流传了几千年。直至今日,依然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发挥着一些重要的作用。 西医的兴起,可能就要从康熙爷开始。 疟疾,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小病,在中医盛行的年代可是灾难性的病症。 传教士带来的金鸡纳霜,三下五除二治好了康熙爷。自此,西医开始在这片大地崭露头角。 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拉肚子就买止泻药。 不要什么专业的知识,小病小痛走进药店,自己就能解决。 中医在这点上来说就差了许多,没有谁拉个肚子,还自己给自己开个药方。 一门医学,最能让大众普遍接受的,应该就是药物。 西药的高效性,精准性,利于普及性,加上工业资本化超强的产能,打得传统中医日渐式微。 中医不只是医门学术,更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 当时的中医学界自然不肯坐以待毙,也推出了有很好的普及性的中成药。 中医讲究辨证,一人一方。 中成药的效果,和医生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开出的方子比起来,还是差了天远。 这种学术理念根本上的差距,的确很难逾越。 整个中医界有点束手无策。 年轻的姜元,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百炼天元丹。 当今普遍认为中医形成于原始时期,其实不然。 根据他们的先祖炎帝的发现看来,在原始时期之前的上古时期,中医就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各种治病手段。 上古医学在原始时期,就已经失传。如今的中医,不过是上古医学流传下来的一点细末。 炎帝神农有幸发现了一些上古时期的丹方,可惜当时世界已经清气稀薄,很难再找全丹方上的药材。 他尝遍百草,就是为了寻找清气充足的药材。最初的《神农本草经》,正是记录这些药材的。 随着天地之间清气逐渐消失,后来很难再找到富含清气的药材,炼丹也开始跑歪。 什么朱砂水银都往里加,自然带来了非常不靠谱的结果。 再后来,炼丹就被彻底禁止。 炎帝岭现存的丹方里,有一种叫“百炼天元丹”的丹药非常神奇。 记载百炼天元丹不治病,又治世间一切病。 它主要增强人体自身身体素质,让服用者的体魄达到一种百病不生的状态。 女人吃了容颜永驻,男人吃了金枪不倒。瘸子吃了迈步如风,瞎子吃了目可瞪日…… 总之就是,牛逼! 百炼天元丹如果练成,的确可以治疗许多毛病。 一枚丹药,解决一大堆问题,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市场普及性吗? 如果姜元的想法成功,一定可以逆转中医的颓势。 不巧,百炼天元丹的丹方只剩下药材组成可以辨认。 它的炼制工艺,火候掌控之类的记载,全部残缺。 其次,需要的全是富含清气的药材。 即便神农岭能提供一些,也绝对无法支撑兼济天下所需要的量。 姜元的想法就等于痴人说梦,没人把它当回事。 作为第一天才,狂有狂的资本。 姜元夜以继日研究百炼天元丹的炼制方法,三年后,还真给他试出了几种可能的炼制方法。 药材不够,那就拿低配版的普通药材来凑。 达不到百炼天元那种治未病的效果,能治已经患上的疾病,也是一种突破。 山寨版百炼天元丹在姜元手里问世。 尽管是半猜半研,好在姜元医术底子在那里摆着,此丹还真有一些效果。 重病大病,效果没有想象的好。 治个头疼脑热,咳嗽流涕之类的小毛病,一治一个准。 普及开来的药物,哪个又是需要治疗重病大病的呢,不就治一些常见的小毛病。 尤其是治疗慢性病,姜元的丹药效果完爆相关西药。 他的丹药迅速在市场上普及开来,带动的,是人们对中医全新的认知。 中医在那段时间得以迅速复苏,已经可以和西医五五开。 作为最大的功臣,姜元的名望,也在中医圈一时无两。 西药厂家们急了,重金砸下。 一时间到处都有所谓的专家学者跳出来,公然指责中医不科学,是巫术,是黑魔法。 甚至八竿子打不着一块的文化界,也一堆大师指责中医是文化的糟粕,应该全面取缔。 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两种产品摆在那里,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