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登基 (第2/2页)
而已。”朱瞻基稍微解释了一下。 “皇上真是高明啊,一般人即使能够识得宝山就不错了,万没有陛下这种润物于无声之中的手段。” “汤老见笑了。” “皇上,朝中都是满腹才学的大臣,必定会辅佐陛下开创盛世佳业的。” “做太平昏君容易啊!”他摇头叹息。 目前苏州府是他比较关心的地方,接下来接见的便是苏州知府李从泰,我们都知道扬州的繁华,谁都知道烟花三月下扬州,但是大明扬州只能算一个很普通的府,不可与苏州同日而语,唐伯虎就写过一首《阊门即事》的诗: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苏州知府李从泰参见陛下。” “李大人无需多礼,苏州是全国赋税和劳役最多的府,自洪武朝以来,历任知府皆是能吏,可是能善始善终者寥寥无几,你给我讲讲苏州的情况。” “苏州之下有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嘉定县和太仓州,总人口有两百余万口。 有田近十万倾,每年完成赋税两百五十万石以上,徭役课银百万贯,上供物品主要有铜六千斤,锡一千斤,阔白棉布十余万匹,黄蜡五千斤等,商税千贯。” 盐课取消,因为苏州织造为宫廷直管所以没有课纱,总的折算下来,差不多分到每个人头上有1贯以上的税收,确实是高了,就是做工一年也就几贯的收入。 税收确实是有大问题,田地赋税苏州要占据全国10%以上,毫无疑问在全国来说是最繁华的城市,但是商税几乎忽略不计。一府动摇,朝廷估计连财政都会紧缩,风险实在是太大。 “官田有多少?” “五万余倾。”确实很多,比金州府开出来的地都多,这样说起来金州跟苏州情况有点相似,可以分担一些江南北运的米粮。 “新币使用情况如何?” “新币一贯现在换旧钞一百三十贯,值钱一千二百钱。” “那老百姓都用铜钱买盐了?” “确实如此。”看来有人在倒钞钱了,这也没有办法,新币的印刷速度完全跟不上。 了解了一番情况之后,接着又会见了九名各地官员,还有一些大臣的面奏。 晚上宴请了老丈人,还有悦儿和祁钰一起。 “悦儿,你说我成天到晚地都想着政事是不是很无聊啊?” “哦,是有点哦!” “瞎说,陛下管理国家大事是本份嘛!不想这些还想什么?” “是这样吗?” “千真万确!” 第二天早朝宣读圣旨,大臣们也是挺给面子,对于之前议好的封王以及建省等都没有意见,有的大臣说,四位王爷已经成年,应该早日议娶,这是应当的。同时命令礼部准备册立皇太后皇后和两妃的事宜。 早朝结束,他将朱瞻墉和朱瞻墡叫了过来。 “老三你就帮我负责医疗卫生这一块,包括防疫,培训,药材,药局的管理等等,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你们两个要常来陪陪母后,活着开心就好,不能老是给自己添堵。” “老五,从今天开始你就帮我分担政务,比如接待外国使臣,接见各地官员,再就是协助我处理好朝廷的政务,你让杨士奇找一个书记官和一个整理奏折的书吏,书记官专门做好谈话和会议记录,完了给我看看,然后存档。就这样,我们先去母后那里请安吧。” “老妈,您老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住怎么样,你看我们哥仨都走得满头大汗了。” “这边热闹,老是搬来搬去的,你不嫌麻烦吗?|” “老妈,你搬到那边还是跟若微和悦儿一起呀,大家一家人开开心心住在一起多好啊?” “那善祥呢?” “善祥事多,就住坤宁宫。” “那不委屈了若微跟悦儿吗?” “暂时委屈一下,到时候再起几栋房子。” “都随你吧,谁叫你是我的儿子呢。”太后赏了他一个白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