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切都能说通了(第三更奉上!!) (第2/2页)
李百安虽然还没有到过大莫界,但这和许多外部因素有关,他本身的能力和级别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在此之前,他便已经将兔子们在大莫界的相关成果都接触了一遍,心中已经有了底。 加之空间袋的研究成果就那么些,所以他没费多少力便跟上了潘院士的思路: “小潘,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样? 虽然天宫空间的材质和空间袋不同,但双方内部的情况确实似乎有些微妙。 按照我之前看到的由曾谷成曾院士所写的报告记录。 空间袋是质心系动量守恒,有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外力将内部势能转换的动能取消。 而天宫空间同样是质心系动量守恒,却有一股不知道取向如何的额外功..... 两者这一结合,两头似乎就都能说通了!” 潘院士重重的一点头,说道: “咱们之前对空间袋的研究都是采取的破坏性实验,做不到完整状态下研究内部情况,因此很多细节咱们根本没办法了解。 而且如果天宫空间真的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袋,那么内部主殿的建筑风格也就说得通了: 它完全可以是张道陵在徽州的时候就装进去的,最后被搬到了青城山。 不过这样一来依旧还有一些问题。 例如这么大的‘空间袋’是怎么形成的,它的边界为什么和大莫界的不太一样,又为什么会出现气旋这种入口等等。 但如果它真的是个空间袋...... 那么咱们很多原先已经停滞的环节,将会得到一个关键的重启期!” 潘院士的态度很客观,并没有因为太过兴奋而不知所谓的扬言可以完全破解空间袋的秘密。 科学研究这玩意就和写小说一样。 一书成神终究是少数,目光必须要长远。 哪怕你只有蚊子推每天涨二三十个收藏,那也比全程裸奔没有任何推荐要强。 科学研究也是同理。 指望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给破解掉是不现实的,路要一步步的走。 能有一个全新且可行的研究方向,总比在泥里头卡半天要好的多。 随后潘院士和李百安一同署名,将这个猜测传回了给了大本营,交到了秦振东收集。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 绕是秦振东这位封疆大吏听闻这个消息,都不由有些动容: “李老,潘院士,你们说句实话...... 你们对这个猜测有多少把握?” 潘院士闻言和李百安对视一眼,仔细想了想,回答道: “理论方面是完全能够说得通的,这就像两个磁极,互补的严丝合缝。 保守估计...... 最少五成吧。 其实想要论证这个猜测很简单,只要把我们破解空间袋得到的那个阵法拿来对比一下就行了。 如果那个阵法的纹路与驻点前面的阵法类似,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天宫空间就是一个空间袋——或者说最起码空间袋是天宫的特质之一。 咱们超算的运力在鉴别图像方面还是很强的,基本上不会出意外。” 潘院士作为薪火营地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空间袋项目的文档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查阅权限的限制。 他很清楚。 此前兔子们拆掉的那些空间袋虽然没有成果,但其中刻录的阵法倒是都被保留了下来。 这会儿正放在曾谷成他们实验室里头,由曾谷成的弟子卓元兴看管呢。 虽然这几道阵法在rou眼上看略有不同,几乎很难分辨出相似之处。 但在科技仪器的识别下,它们的相同点简直无处遁藏,显露无疑。 这也是尖端AI的特点之一,它的算法和rou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哪怕是两张看上去完全不一样的图片。 只要双方存在内在关联,它就能轻松的帮你识别出来。 潘院士的要求很快便被准许通过。 一个小时后。 一台载有详尽阵法图像的设备被从大莫界送回。 而同一时间。 另外一组探测器扫描过的主殿阵法数据,也被导入到了相关网络。 由于这次识别事关重大,兔子们特意动用了位于津门的天湖二期的一部分算力。 半个小时后。 一份结果出炉: 天宫主殿废墟前阵法与大莫界空间袋阵法印记的轨道相似度为...... 94.76434498345%!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