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六章 分房(完) (第1/2页)
“儿子,你真的分到了一套房子?” 在前往职工楼的路上,黄玉胜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 林桂梅和丈夫二人从头到尾便没合上过嘴。 房子。 这是一个何其简单,又何其沉重的名词。 尤其是在如今的这个乱世,对于普通人来说,房子几乎是无法求之的奢侈品。 黄玉胜对房子的记忆停留在七岁的孩提时代,林桂梅对于房子的记忆同样停留在了十二年前,那是一家人的梦魇。 实际上。 在被收拢到了赤县城后,林桂梅一家其实是有机会重新获得一套房子的。 那是在数个月前,赤县城颁布了附属村落的预案。 只要愿意报名回归土地耕种的流民,赤县城都会为其提供一套简易的宿舍——当时还有一批农民代表团前去参观了一番。 但回归土地,便代表着要放弃工厂里的铁饭碗。 这种风险其实是非常大的。 因此当时黄玉胜一家人讨论了好几天,甚至还和其他一些邻居做过分析。 最后他们决定留在城中,继续做一位在职工人。 毕竟比起没有任何保障的农民,工人起码旱涝保收一些。 而这个选择一做出,房子基本上就和黄玉胜一家无缘了。 结果没想到几个月后...... 自己的儿子居然因为什么分数符合要求,而得到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面对依旧有些难以置信的父母,黄玉胜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好一手拉着meimei,一手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憨憨笑道: “嘿嘿.......” 按照梁光平的提示,职工楼所在小区位于城西的一口古井边。 但实际上,就算没有这地标,职工小区其实也挺好认的——因为职工楼足足有七层高。 七层的建筑在本土那是随处可见,烂大街这个词甚至都不足以形容这类建筑的普及度。 基本上属于你到个地方睁开眼就能见到的情况。 但大莫界却不一样。 整个赤县城的高层建筑并不多。 普遍就是一两层楼的格局,三层以上的建筑都没多少。 在兔子们到来之前。 整座城最高的建筑是魏家的藏经阁,仅仅不过四层。 这也是为什么赤县城占地足足有十多平方公里,最开始却只有一万多人口的原因之一。 因此当十多栋七层级别的建筑扎堆的出现时....... 甭说什么地标了,它们自己就是个地标。 譬如此时。 黄玉胜一行人刚转过一家米铺,抬眼便看到了不远处那一栋栋米黄色的楼体。 纵使曾经在通告栏面前看过入住视频,此时的黄玉胜依旧有些被这几栋‘大高个’晃得头晕目眩: “好高的楼啊......” 看着不远处装修精致、外表没有一次糙痕的职工楼。 林桂梅有些忸怩的朝自己儿子边上靠了靠: “玉胜,这楼真给我们住吗? 要我说,当初村里的财主也都住不起这么漂亮的房子吧?” 听到母亲的疑问,此时黄玉胜的心情其实也有些忐忑。 但想到自己和梁光平签署的那份协议以及自己口袋中的钥匙,他的心中蓦然出现了一股勇气: “娘,当然是真的,华夏人不可能会骗咱们!” 说完他看向自己的父亲: “爹,咱们过去吧。” 黄玉胜的父亲黄立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日里少言寡语。 同时由于出身的关系,他在走路时都会下意识的缩着身子,靠着街边行进。 在今日这个关头。 这个庄稼汉子依旧不怎么说话,但身子却挺拔了不少——他不断在心底暗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这时候给孩子丢人。 听到自己儿子的话,黄立柱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期待。 只见他轻轻点了点头: “好。” 随后这一家人便互相整了整衣领袖口,带着盼望走向了小区大门。 这次兔子们开放的十五栋楼都隶属于一个小区,采用封闭式管理。 也就是说后续二期三期之类的职工楼不会划分到现有的这座小区里,而将会另行独立成其他小区。 第一期的小区名字叫做繁华里,入口只有一处: 那是一道标准的开合式铁大门,高度大约三四米。 大门边上则是两道一点五米左右的侧门,再往外便是小区的封闭式墙体。 小区的主路连接着不久前规划好的大道,两侧的辅路也都升级成了水泥路。 因此通行量方面是不用太过担心的。 此时此刻。 小区的入口边上正围满了围观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前往入口的这几十米距离,仿佛跟本土走T台一般——甚至要比走T台还严格的多。 因为本土哪怕你在维密上走秀跌倒,下台后照样能买热搜把自己说过的话给洗白白,顺便嫁个豪门啥的。 但小区入口这边可不行。 大莫界的娱乐方式相对有限,搬个小板凳聊八卦的大妈大爷在安置点随处可见。 因此一旦你在众人的围观中出了什么洋相,这注定将成为伴随你一生的梗。 “听说了吗?XX家的娃子在进小区的时候摔倒啦!”→“XX家的娃子在进小区的时候发病死啦!”→“XX在进小区的时候发病,把自己的娃子摔死啦!”→“小区的墙突然发病,把XX和他的娃子砸死啦!”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发展方式,而且你洗都洗不掉。 因此黄玉胜一家人走的极其小心,耳边时不时就传来‘那不是俺们村以前的黄家人吗’这类的言语。 没办法,人的基数一多,各种老底也就没多大隐藏的可能了。 基本上等黄玉胜一家走完这段路,自家的底细也差不多都被翻了个遍。 小区的入口边上有个小建筑,上面用汉字与华夏语写着门卫室三个字。 在工厂里上了这么久的班,黄玉胜自然明白门卫是干啥的。 “爹,娘,你们先和小妹在这等一会儿。” 黄玉胜嘱咐好父母不要走动,随后从兜里取出了钥匙,径直走到门卫室边: “你好,我是来看房子的,我叫黄玉胜,自行车厂的,工号2333,这是我的钥匙。” 小区的门卫是由来自营地的一个警卫排临时担任,等到培养出合格的土著门卫后,他们便会撤离岗位。 今天正在值班的是一位个子高大的年轻战士。 他在通过翻译设备听清黄玉胜的话后,从身上取出了一台内连局域网的设备。 这台类似pos机的设备叫做ABB人脸识别模块,也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了。 一些在大城市经常通过地铁上下班的朋友应该对此比较熟悉,经常会有警察蜀黍拿着这种机器对行人进行抽检。 你有身份证的时候就刷身份证,没身份证的时候也能做人脸比对。 当然了。 抽检这玩意儿,其实也和你的脸看上去安不安全有关。 比如某个叫新手钓鱼人的作家,在魔都时经常走着走着就会被拦下来做检查,贼苦逼了...... 咳咳。 视线再回归原处。 门卫小哥很利索的将黄玉胜的工号输入,而后将设备放到了黄玉胜面前: “眨两下眼....好了,通过。” 黄玉胜有些意外的指了指自己,问道: “这就好了?” “没错,可以进去了,你的房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