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四章 清点战利品(下)(章节标题数有些微妙.....??) (第1/2页)
秦振东作为封疆大吏,主政一方多年。 加之其自身也是个顶级大学毕业的硕士,因此他对物资调控、成本方面还是比较了解的。 譬如去年光门还没出现的那会儿,他就曾经视察过张江的魔都超算中心。 虽然魔都拥有的三台超算属于那种祖上阔过、现在有些跟不上调子的情况。 但超算之间多少有些东西是相通的。 在秦振东的印象里。 魔都三台超算一年的电费也就两千多万,也就台风旺年会多一些罢了。 少的时候甚至才一千多万。 怎么太湖之光这短短两个礼拜不到,电费一下就破五千万了? 面对秦振东的疑问,林立表情没多少变化,显然早有准备。 实际上。 他也曾经因为这个数字而产生过疑惑,如今只是复述一遍而已: “秦老板,咱们首先要明确一件事。 那就是1度电是电量单位1千瓦时的俗称。 正常情况下来说,一千瓦的电器工作一天便是24度电。” 秦振东微微颔首,这是初中知识。 他又不是鲜为人同学,因此还是知道的。 随后林立继续说道: “而1兆瓦等于1000千瓦,因此1兆瓦的满载设备,代表一天要消耗24000度电。 24000x18,18兆瓦便是43万2千多度电。 在咱们本土,一度电的价格大概是6毛钱,科研电力会更便宜一些,2-3毛就够了。 但在大莫界,电力却没有所谓科研成本价的说法。 同时恰恰相反...... 电耗越高,成本就越高。” 听到这儿,秦振东也差不多明白了: “您这样一说,我就大概懂了...... 林院士,这次渡劫期间一度电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两块五接近两块六。” 林立报出了一个数字,随后叹息一声: “没办法,特类电容想要提供兆瓦级别的电能难度很高。 我们临时调用了一些航空端的储备资源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这种储备资源虽然突破了技术壁垒,但基本上使用寿命很短。 因此这一轮渡劫下来,很多元件直接报废——永久性的那种,直接可以塞到废旧物品回收站去了。 432000X2.5X14,这里就要一千五百万左右的华夏币好说了。 更别说超算并不止单单一个CUP模块,例如之前所说的水冷电耗也不低。 如果不是杨家的修行者引来了一条水源,实际我们的支出可能还要多个60%。 几个模块加在一起,最后就有了四千七百万这个数字。” 秦振东抿着嘴,脸色有些沉重。 林立说的情况在本土其实也很常见。 例如有些人点外卖,往下划拉的时候感觉这个丸子好像不错,那个鸡柳评价貌似也很高。 于是七加八加在一起,结账时发现.... 卧槽,居然要六七十块钱?! 于是乎。 只好忍痛删掉部分选项,而且很多时候删东西的时间比选菜的时间要多得多。 不过超算可没有让你随意增减的功能,因此一台设备的电力支出也就变得相当可怕了。 随后林立顿了顿,继续说道: “另外一项支出大头,则是储备Mc290和妖兽晶的高压设备支出。 连同冷凝微生物的储能设备在内,制备、储能成本大约在两亿五千万华夏币左右。” 有了先前超算支出的铺垫,这次秦振东的表情则要淡定的多。 当然了。 这也和支出的类型有关: 同样是大额支出,单次耗电几千万和科研设备花费上亿,反倒是后者更令人容易接受一点。 前者的语气词一般是‘居然’,而后者很多时候则是‘才’。 事实上也是如此。 储备Mc290和妖兽晶的设备内部高达十六万个大气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 虽然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制造出280万个大气压的极端环境用于观测氢环的变化,但那是实验室条件。 想要在渡劫现场还原这种环境,难度和成本不高是不可能的。 例如这次兔子们使用的容器材料。 光拳头那么大一团,成本就不低于三十万。 科研烧钱这四个字,真不是句玩笑话。 以不久前刚上天的神州13为例。 13的总成本不会低于300-400个亿,飞船的造价成本就要15个亿以上,这还不包括培养航天员的支出。 “因此在这次渡劫过程中,我们所有的物资、人力支出大约是4.5个亿。” 办公室里,林立将所有支出的数字报了出来: “这算是我们目前为止支出最高的一次项目,甚至比当初的双首牛捕捉战还要高点。” 秦振东轻轻点了点头,从兜里取出了一根香烟。 咔嚓点燃,同时问道: “那么林院士,收益呢?” 听到收益这两个字。 林立先是战术性的拿起茶杯抿了一口,似乎想压制住某种表情。 但很快,他的想法便失败了——只见这位赫赫有名的华夏院士,嘴角处抑制不住的扬起了一道灿烂的笑容。 随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