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设计一套晋升序列 (第2/2页)
定等级,来到石像附近按照既定流程,直接秒学技能,瞬间掌握。 这可比苦哈哈一点点磨练技能来的强多了。 林拓就准备设计这样一套晋升体系。 也算是个实验性的项目了。 不过这个体系也有几个要注意的点: “既然选择了专业化,就必须严格固定晋升路径,也就是说,一个人选择了某条途径,就不能更改,这里可以用‘刻印机’完成。 起码在达到非人境阶段前,进化者无法知晓获得能力的具体符文,也无法传授他人。 问题在于,需要设计一套验证方法,来确认祈祷晋升者获取正确的能力……” “恩,这里可以利用双重验证的方法。 即,首先检测进化者体内的以太储备,是否达到了获取更高等级法术能力的要求,然后,检测他是否掌握了所属路径的上一级法术…… 这个可以通过规定特定的晋升仪式决定。” “通过双重判断,可以避免出现错误,另外,还需要为不同等级的能力制定不同的‘口令’,分批写入服务器……” “还有,既然是要从基站获取能力,那么基站赐予能力过程中的消耗也可以让这些人承担……这样一来,也可以省掉我每隔一段时间需要给基站充能的麻烦…… 可以在晋升仪式上加一条,需要他们触碰石像,诸如以太才予以晋升。” “不过这样的话,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强者很可能会垄断触碰石像的权利,从而阻断体系外的人进化的途径…… 这点有利有弊,但整体上应该是好处更大。 按照逻辑,掌控石像的肯定是国家或者大型教会,虽然这些组织也会不当人,但起码可以维持稳定,不至于让罪犯都可以随意晋升。” 这点就像是地球,虽然有“社会武者”的存在,但武者的进化核心,和最精锐的一部分还是掌控在政府手里,有弊端吗?有。 可如果完全放开结果会更好吗?未必。 林拓权衡了下,还是决定这样安排。 况且一百零八座神像呢,不少还处于极偏僻的地方,遍布各个种族,总不至于所有掌握神像的组织都烂透了,彻底垄断进化途径吧? 如果情况真倒了这地步,林拓在进行“宏观调控”也不晚。 …… 思考好了相关的设置,林拓收回思绪,拿起纸笔,望向书桌上那密密麻麻的魔法典籍。 开始进行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即:从这些法术中挑选出合适的,分类,排列成一条条“晋升路径”。 这项工作足足耗费了他三天时间。 等到又一个清晨到来,林拓将左手握着的祈愿蜡烛放在一旁,右手的圆珠笔也放在一边,将那叠厚厚的纸张捧了起来。 按照页码整理好,然后深深吐出一口气: “终于完成了!” 耗时三天,近乎不眠不休下,林拓终于设计出了整套晋升体系。 总共14条路径,每条路径分成由低到高九个等级。 整体又划分两类: “守序”九条,“乱序”五条。 “守序”指的是整条路径大体上属于同一类,比如一级到九级,都是与治疗有关的法术能力,或者全部由火焰法术组成的路径。 有清晰的属性划分,属于对某个领域的专精。 一级是火法,到九级你还是火法。 “乱序”则相反,就是把一部分难以单独制定成路径的法术拼凑起来。 比如很多法术很特殊,同类型的就三五个,或者更少,连九个都凑不齐,更别说还要遵从“由低到高”的顺序了。 这部分就彼此打乱,胡乱拼凑。 缺点是部分法术可能与进化者本身天赋不和,就算强行烙印到神魂中,施法效果也会较差,相对应的,选择“守序”的进化者就可以按照天赋去选择,事半功倍。 好处则是手段多样,九个级别,每个级别都可以获得数量不等,种类不同的能力,比手段单一的“守序”进化者强了不止一筹。 此外,在命名上,守序路径的命名更符合本途径的属性。 乱序因为是胡乱拼凑的,所以林拓在起名的时候,就干脆以第一个起始法术的属性来称呼,并不局限本途径的能力范围。 翻动纸张,借助从窗外洒入的阳光,林拓最后一次对其进行确认: 守序: 1、神官路径:一级,疗愈术、净光术;二级,光明赐福…… 2、德鲁伊路径:一级:变形术…… 3、暗影路径…… 4、战士路径…… 5、焰灵路径 6、海洋路径 7、元素术士 8、盾路径 9、炼金学路径 …… 乱序: 1、傀儡师 2、驭兽师 3、异化 4、神秘学 5、愿望师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