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阿洁有话讲(废话 (第1/2页)
四百章了,也要突破一百万字了,有些话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百万字,是一个里程,接下来是全新的开始。 圈内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叫做‘百万成神’,其实一本书能写到一百万字,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对着那么一点的追订数据,我无数次问过自己,坚持到百万真的能成功吗? 但也无数次的告诉过自己,无论如何,首先你得坚持到百万。 现在我算是明白了,百万成神中的这个神,并不是指的‘网文圈大神’的神,我想,更多的指的是,对自己的突破吧,自己的神,或许更贴切一些。 最开始的时候,有很多道友和我一起渡劫,随着时间的推移,断更的很多,太监的也不少。 所以我最骄傲的不是我签约了,也不是我上架了,而是点进书籍主页,能看见那个‘连续更新xx天’的标记,从不断更这一点上来说,我想目前我是非常成功的。 第一本书,不敢说成绩有多好,写的有多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回头看时,我也发现了我的许多问题,节奏不够快、爽点不够突出、对于感情的刻画太罗嗦……等等问题。 我是女生,写男频开始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性别并不是我有问题和写的不好的借口,只是相对于男生来讲,文字会更啰嗦一点,所以我更加感谢那些一路陪伴我的读者,感谢几位一路陪伴我的道友。 所找到的问题我一定会改正,为大家带去更好的读书体验。 接下来,还想说说这本书。 老实说,最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想过,这本书会不会有朝一日也能走上ip改的道路呢,我甚至想过,里面的角色我一定要建议导演找谁谁来演。 其实这样的话听上去很荒谬,第一本书就成神的,几乎没有。 更遑论第一本书就改编的,那太夸张了。 但不得不说,有时候,诸如此类的白日梦,也是我梦想的一部分,是支撑我走下去的动力。 现在,这本书已经完成了接近一半了,十二个故事作为支线,写完的已经有三个,正在交叉进行的也有三个,四圣兽也已经出现了两位。 为了避免误导读者,我想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第一个故事,主题是中医,咱们大中国的医圣,实际上是张仲景,张青阳是为杜撰。 第二个故事,主题是汉服,拿‘先蚕礼’做了文章,为的是纪念创立汉服之始的嫘祖,也就是故事里的织造神女娘娘。 第三个故事,主题是国画,真正的画圣吴道子,其实也有一幅地狱图,有兴趣的可以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第四、五、六个交叉的故事,则分别是以京剧、陶瓷和刺绣为主题的三个故事。 我很赞同我责编的一句话,他说写网文的社交圈注定会很小,没什么朋友,因为一天到晚就是在电脑前码字。 但我想在这句话后再加一些,送给各位和我一样正在渡劫的道友,我们社交圈小、朋友少,却一定不能马虎生活,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决定了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回馈。 写小说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灵感,灵感最大的来源,就是生活。 有时候放下笔,反而会收获的更多。 最近看了一部综艺,《你好,生活》,弄得我也不由自主的跟着文艺起来了,不过还真是应了那句梗——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很多人问我,这么多的故事和设定到底是怎么编出来的,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书中提到的姑洗山,灵感来源于我妈。 在某次回老家去看望外公的时候,因为外公还住在一个没怎么开发过的地区,那里有山有水,是个空气清新的好地方,在吃完饭和我妈去散步的时候,我妈突然指着远处一座特别矮小的山问我,“你知道那是什么山吗?” 我摇摇头,我妈笑着说,“我和你大舅小时候爬过那座山,一开始是有山路的,越往上就越看不见路,而且总感觉离山顶还特别远。” “这座山没有名字,这里的老人都叫它大学山,据说谁家的小孩如果爬上了山顶,将来就一定能考上大学。” 我当然完全不信,也就当饭后的一个乐子,问,“那你和大舅爬上去了吗?” 我妈说,“没有,还差点迷路。” 事实是,我妈和我大舅的确都没考上大学(小声bb)。 这段饭后的散步闲聊被我稍加锦上添花,变成了我书中的姑洗山。 虽然我的文笔和故事都有待打磨,但确实好好传达出了我想表达的那个意思。 再回答一些读者关于角色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