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32.不让建造寺庙道观,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话语权!(4500字求订阅) (第2/2页)
分。 所以在蝗灾结束后,他立刻把姚崇弄了下去,换上了宋璟。 再回头来看姚崇的这个建议,的确让姚崇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控了整个朝政。 要知道姚崇当丞相也不过三四年而已,就成了可以威胁皇权的一个权臣,这种发展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李隆基此刻都是冷寒直冒。 ………… 而此刻的崇祯早就听傻了,他可是知道姚崇的权利有多大,大到李隆基当时都忌惮的程度。 姚崇这才干了几年而已,就发展出了这么大的势力! 这种政治斗争的水平,不愧是大佬级别的! 自挂东南枝: “那姚崇的第7条建议呢?” “第7条建议,可是禁止建造寺庙道观。” “这个难道跟姚崇成为权臣也有关系吗?” ……………… 当崇祯提出这个问题后,秦始皇却发话了,他现在不想看着陈通一个人在这里说,因为这样就看不出各个皇帝的水平。 他也有心想让有些能力不足的皇帝,能够通过聊天群,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秦始皇随即制止了准备回答的曹cao等人。 大秦真龙: “姚崇这条建议到底只是为了防止铺张浪费,还是有别的企图?” “大家也不妨讨论看看!” “李二,朱老四,李老三,你们三个发表一下意见吧!” ……………… 啥意思? 我是需要补课的那个? 李世民很郁闷,在秦始皇的眼中,自己竟然跟朱老四是一个水平的? 这怎么能忍呢? 秦始皇只点了他们三个的名字,却没有说其他人,这岂不是说,就连吕后的水平,都比他李世民强? 你这也太看不起人了吧! 李世民攥紧的拳头,觉得秦始皇有点小瞧自己了。 他此刻脑海中飞快的运转,这个时候要是回答错了,那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可是想了半晌,他都没有搞明白,姚崇到底想干什么? 可要说姚崇没有别的想法,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但就是另一层深意,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只能默默无语,装作沉思的模样。 这治国可不比打仗,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了。 人家姚崇处心积虑的挖好坑,等着李隆基去跳,怎么可能只是简简单单。 ……………… 秦始皇看到李世民没有回答,眼中闪过一抹不屑,就知道你没有这个本事! 就你李世民要有这个斗争水平,那也不至于留下烂摊子给李治。 李世民打仗可以,但跟朝廷的这些大臣们玩这些阴谋手段,那还是有所欠缺的。 随即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朱棣。 朱棣倒是很老实,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他就干脆不想了。 诛你十族: “这个我真没看出来,但我觉得姚崇肯定另有所图!” “而且还是非常重要。” ……………… 刘邦摇了摇头,看来朱棣这是真的不懂。 李隆基则是满脸的不屑,觉得这些人就是有病。 长生殿主李三郎: “这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别的企图,你能看出个毛线!” “这个问题本来就是错的呀!” “装什么装?” “我不信你们还能说出个花来不成?” “在我看来,这就是因为武则天时期大肆的建立寺庙,耗费钱财,又完全没有用处,这才被人家姚崇给喷了!” “姚崇的政策,那就是冲着解决武则天时期的错误的。” ……………… 武则天的美眸中满是杀意,这个小瘪三儿,真的飘了! 她心中相当无语,就李隆基这种蠢货,怎么当上皇帝的? 李唐皇室当时已经凋零到了这种地步吗? 都能让李隆基这种水平的人成为皇帝。 可见李旦和李显有多差劲了! 武则天此刻都同情自己的儿子,估计是自己给他们的阴影太大了,以至于李旦和李显以及李唐的子孙们就没有一个出色的。 最后,一群傻子里面找了个不是最傻的。 武则天都感到心里。 他的这些儿子侄子,怎么能这么废呢? 幻海之心: “你竟然认为武则天时期建立寺庙完全没有用处?” “你如果能想到武则天时期为什么建立寺庙,你就应该知道姚崇真正想干什么。” “我以为你能想到。” “结果啊,我还是太高看你了!” ……………… 李世民心中突然一惊,有了这个提示之后,他的思路突然被理顺了,心中像是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样。 千古李二: “我明白了!” “这是为了争夺信仰!” “争夺话语权!” “这是为了夺取民心民意。” …………………… 秦始皇点点头,看来李世民在政治上的天赋的确比朱棣要强那么一些。 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 而此刻的崇祯还是懵的,他完全不明白李世民在说什么。 自挂东南枝: “能不能解释的透彻一点?” ……………… 杨广,李渊等人都同情的看了一眼崇祯的头像,这孩子明显知识储备不足啊。 而此刻的陈通早已饥渴难耐,不怼一怼李隆基的话,他心里不舒服啊。 陈通: “简单来说: 姚崇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说为了阻止人们修建寺庙,修建寺庙浪费钱财,那只能算是小问题。 而真正的大问题,那就是信念之争,信仰之争,民意之争,话语权之争! 这才是封建王朝中最为残酷的争夺。 佛家对世界有一种解释。 道家对世界又是另一种解释。 而诸子百家的解释又不同于道家和佛家,可以说诸子百家跟佛道之间,那才是真正的死敌! 这是人定胜天,还是神权至上的争夺。 这其实是人权和神权的一场战争。 姚崇真正要干的事情,就是借着李隆基的手打压神权! 他想做的是,让读书人的思想主导整个大唐,他不想让神权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更不想让神权思想影响到百姓们的价值观。 比如在灭蝗灾的过程中,就有人用杀蝗虫不慈悲的方式来诋毁姚崇。 这其实就是想用这种神权思想,想用神权思想下的价值观来影响普通人的价值判断。 而姚崇要干的事情就是拼命的压制神权,然后让读书人的世界观引导舆论,成为这个世界唯一的价值输出方式。 他非常讨厌像李淳风,袁天罡这种人,说一句什么夜观星象,就可以让谁谁谁滚蛋。 这是权臣最无法容忍的。 在权臣的眼中,这不就是用来骗人的吗? 这不就是扯淡吗? 正常人谁信这个呢? 其实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你就会看到,读书人和神权之间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尤其是宋朝的各种笔记中,读书人都在尽量的去抹黑神权,和尚道士其实在古代艺术形象中,基本上都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 这就是一种信仰的争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