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 苏导啊,没吃饱吧? (第1/2页)
本山子现年四十岁,风华正茂,头发还是黑的,而且很长,烫着奇怪的大波浪。 虽然他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在春晚小品舞台,但都是戴帽子,长头发也捋直了看不太出来,其实这几年在东北演出、尤其是主持节目时一直就这造型,穿西装也是配尖尖的复古巴里摩尔领衬衫,满满的七十年代港派。 本山大哥显然误解了香港人,他恐怕是看黑帮片学的,这种穿法一般适合赌场、夜店等比较浪的场合,没有足够痞的气场撑不住,潜台词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看我rou不rou。” rou还是rou的,土rou土rou的。 总之本山子烫的头没有于老师的受欢迎,出发前在机场接受记者采访,造型随即引发关注:“大背头大波浪,造型挺别致啊!” 人还在飞欧洲的飞机上,诟病已经席卷神州,没人有话好好说,个别报纸甚至说他这模样出国有辱国格。 这就有点过头了,苏长青倒不觉得发型有问题,主要还是和鞋拔子脸不协调。 最终折戟威尼斯,回国后本山子的发型仍是热点,这让他有些不高兴:“我觉得挺好的,怎么大家就看不惯呢?” 这也是众口难调,这么多年在大辽国的确好好的,都是南蛮子大惊小怪没见识。 不过从此之后他倒是推成了平头,再也没留长,也算是聪明人从善如流。 本山子对国际影人所知甚少,也无意凑热闹,笑着退到后面挺低调。 苏长青为阿佳妮一一作了介绍。 张导常年混迹各大电影节,国际上颇有知名度,阿佳妮说闻名已久。 姜导前两年出品,国内已经是知名导演,国际上却以主演和脸熟,阿佳妮似乎也不陌生。 不过事后她也承认,对于二人的作品并无多少了解,只知道是中国著名影人。 苏长青介绍本山子是喜剧大师,中国目前无出其右,影视歌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阿佳妮笑着对苏长青说:“其实我觉得这三人面貌挺像,三兄弟一样。” 这真太扯了,东方脸盲症发作了吧。 姜导听得懂英语,会说法语:“我们不是三兄弟,胜似三兄弟。” 在创作上他们倒真像兄弟,姜导拍了张导两部电影,本山子更多,三部。 过道上没法聊天,两伙人错开了,约时间再聊。 姜导:“得在这呆十天呢,找时间咱们凑一起喝酒。” 本山子也应和:“对,有的是功夫,到时候边喝边聊。” 于是互相交换了房间号码。 威尼斯的城市建设有许多限制,老城区建筑限高,也不允许营造现代楼房,所以很多高级酒店都是老别墅改的。 苏长青的套房并不大,卧室、客厅外带衣帽间差不多八十平方,倒是装修得华贵典雅,墙上挂着大幅威尼斯风光油画,仍是文艺复兴风格。 实际上威尼斯老城区似乎有意停留在了文艺复兴时期,与现代有奇妙的落差,正是靠这个吸引着全世界游客,旅游是当地的绝对支柱。 一缕夕阳从窗户透入,窗外就是运河,不时有贡多拉缓缓摇过。 “怪不得意大利每次战火烧到本土都迫不及待投降,谁舍得这样的家乡毁于一旦呢。” 后来许多到意大利旅游的国人都慨叹这里古迹保护得完整,不像咱们千年以上的家当所剩无几。 这种比较太肤浅,除了建筑材料差异,他们用石头咱们是砖木难以保存外,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战争的态度不一样,如果内战外战都誓死不降决战到底,的确留不下多少东西,投降的艺术不是谁都能掌握的。 初到宝地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吃,没有美食相伴的旅行缺少许多乐趣。 在飞机上就已约好,放下行李洗澡更衣,天黑时四人出发了。 阿佳妮说酒店里的食物有的是时间品尝,到这里的第一口一定要慎重,事关威尼斯记忆。 大家都穿得很休闲,不约而同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