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基础产业盘点(下)  (第1/2页)
    江宏伟作为一名通讯类行业的资深专家,非常明白腾飞通讯公司旗下的产品有多么的rou。    就拿那个通讯基站来说,高达50公里的信号接发范围,比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的设备强上3到5倍。    尽管要依托卫星延续加强信号传输,但综合成本下来还是能够秒杀市面上所有的无线通讯标准。    他不知道腾飞通讯的基站和卫星还能够升级换代的隐藏属性。    否则,他真的会抑制不住激动跳起来,直接跑到国外满大街疯狂拉业务了。    要知道,无线通讯系统升级换代可都是百亿、千亿起价的,非一般国家能够承受的……    ……    姜余很久没有去过乌克兰了,那边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还是经常去那边的曾伟告诉他的。    自从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坐上了总理以后,乌克兰那边就已经停止了休克疗法的经济政策。    “休克疗法”的广告词非常好,但疗效非常一般。    斯拉夫三兄弟直接被“休克”了。    那个休克疗法绝对是一个“自残”式政策,不仅没有把他们国家经济盘活,反而是不断的雪上加霜。    因为这个政策,乌克兰诞生了不少的经济和政治寡头。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也是其中之一。    但他坚决不承认。    他才不会自毁清誉,干那些蠢事。    也确实!    别人很难从他手中抓到把柄,因为他旗下除了一家宠物食品公司外,没有其他产业。    这家公司还是他夫人亲自出钱创办的,任谁去调查投诉都无话可说。    姜余很好奇!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为啥要开这家宠物食品公司?    打通电话沟通后,他才知道前因后果。    放下电话后,重重的感叹一声。    他发现自己小看了天下人的聪明才智,而自己也不过是因为机缘巧合下才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家里养了两条当地的土狗,一只萨摩耶和哈士奇。    两条狗都跟随了他们很久,都有点年迈不堪了。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的夫人,知道丈夫的长生仙酿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每次开餐的时候,他夫人都会偷偷撒几滴放在rou食上面。    有一次,夫人外出,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回家喂狗,却发现它们竟然开始绝食了。    这可吓坏了他,以为两个狗狗要寿终正寝了。    赶紧给夫人打电话,要她急速回来见最后一面,顺便准备后事。    他夫人火急火燎的赶回来后,这两只土狗立改颓废样,急不可耐的跪求“狗粮”……    路德维希·法耶夫斯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心生一计,开始寻思另类的发财门道。    ……    通过不断的实验,他把一瓶长生仙酿限量版,按照1:10000的稀释比例制造了腌rou水。    把碎牛rou腌制一天后,然后取出晾干,烘干后,最后混合其他的材料做成宠物食品。    经过多条猫狗实验后,效果竞然出乎意料的好。    经过几次喂投后,宠物基本不在沾食其他食物,上瘾症状犹为明显……    凭借着人脉关系,路德维希·法耶夫斯的宠物食品在欧盟打开市场后,一发不可收拾,价钱一涨再涨。    按照掺杂比例和包装的不同,这些宠物食品最低的也要100美元每公斤,最贵的居然翻了100倍。    按照这几个月的生产销售成本计算,一瓶掺杂了半瓶水的长生仙酿,可以为他们公司带了100万美元的收益……    也就是说,一瓶长生仙酿至尊版,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卖出了200万美元的超级天价。    面对得瑟和嚣张的路德维希·法耶夫斯,姜余站在一旁默默无言。    “真他妈的是人比狗贱!”    “这还有天理吗?”    难怪这叼毛一直没有联系进货,原来就是在这里憋着坏。    说好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呢?    ……    这路德维希·法耶夫斯绝对是商业史上最强奇葩存在。    姜余在乌克兰的矿企和冶炼工厂经过一系列的拆分、整合、重组后,已经完全焕然一新。    那边的矿产和钢铁成品,源源不断的通过水路和铁路往桦国运输。    现在那边的矿企高层们,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桦国人,大陆和港岛人皆有。    由于效益良好,那边的矿工们的荷包渐渐开始鼓了起来。    他们对来自桦国质优价廉的产品非常认可,又开始肆无忌惮的消费起来……    为了避免在国外破坏桦国产品的口碑,姜余严厉禁止良莠不全的产品出口至乌克兰和蒙古国。    有时候,就是因为一粒老鼠屎导致了国家招牌受到负面的影响。    这已经不是80代末90年代初了,商人们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不能只顾一味的赚黑心钱。    口碑这个东西,需要长年累月的累积,树立起来真的很难。    总的来说,桦国人现在在乌克兰人心中,人缘还算是挺好的。    尤其是去年去的那一批农业专科的大学生,他们可是在当地出尽了风头。    他们用改良的各种农作物种子,以及专业的农业技能,把这片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地平原重新唤醒了。    这半年来,他们从国内带过来的葵花子、花生、黑麦等农作物种子撒在了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他们从国内引进温室大棚技术、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当地农作物的成活率和产量。    但这个拥有肥沃得能够攥出油的黑土地,之前却没找到个好主人。    乌克兰人如果有桦国人一半吃苦耐劳的素质,踏踏实实地耕田种地,用不了多久就能发家,根本不用自残。    只不过乌克兰人貌似没有挥汗如雨的动力和勤劳致富的思维。    这一片已经荒废了多年的黑土地,换了一桦国人主导后,已经逐渐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这些农业大学的才子们,已经成了当地农民们的香饽饽……    而他们,也没有辜负姜余的厚望,纷纷与当地的乌克兰姑娘结为连理、双宿双飞……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有了当地的户籍。    再加上太平洋银行之前承诺的5万美元十年无息创业贷款,他们伙同妻舅家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