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5章 针锋相对  (第1/1页)
    东风汽车总部。    这些天,销售部的办公室电话被打爆了,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东风老总邓建国更是焦头烂额。    自从印度第一天销售火爆后,他就隐隐感觉到了不妙。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几天印证了他的猜测。    印度这些天的销量就达到1万辆,距离上次日内瓦车展签订的合约数量仅一步之遥。    当初接手宝马公司进口的二手整装生产线年设计产能是20万辆。    就算是一天三班倒,一年能有50万辆就不错了。    而现在一看,仅印度的需求就可能不止20万辆。    东南亚那边需求量也挺大,尤其是四小虎和南越。    他们可不差钱,那边的岛国银行提供的车贷日元利率是真的很感人,只有区区的1%。    一个礼拜都不到,订单总量就已经超过了2万辆。    国内就更不用说了,大家虽然穷一点,但6万多块钱还是可以挤出来的。    “居然比夏利还便宜一半,这还不买,就真没天理了!”    “大不了就从太平洋银行搞车贷,利息虽然高一点,但无所谓了。”    全国一个礼拜的订单总数,都已经达到了4万辆。    ……    照这个速度下去,一年产能至少要保证到100万辆以上。    当时在车展签订的合约都是保证一年内交货,倒不担心违约。    但是产能跟不上,难道就要放弃其他市场吗?    他真的不甘心啊!    东风的订单并没有保密,当然,保密也没用。    该知道的,肯定会知道。    整个桦国汽车工业界都是一片哗然。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东风一家的生产订单就足够吊打他们所有之和。    搞不好,最后还会超越他们三、五倍。    毕竟,国内市场就这么大,东风车好卖了,他们肯定就惨了。    这些人也是人精,猜到了东风产能很可能不足,无法满足需求。    趁着这时候,他们就赶紧联系了宝马公司。    但是宝马的回复,却令他们失望了。    因为按照与东风签订的合约条款,至少要满两年后,他们才有再授权资格。    两年?    你妹啊!    黄花菜都凉了!    他们也凉了!    这一回,大家都坐不住了。    有些人狗急跳墙,找合资伙伴寻求帮助。    他们要求合资方提供最优、最便宜的整车方案。    铃木摇了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他们的车在主战场正被东风死死摁在地上,拼命的摩擦。    直到现在,连头都没抬起来,怎么可能过来帮忙?    马自达则非常傲娇的表示,他们对低端车型不屑一顾。    日产现在可是恼羞成怒,他们的巨额投资可能要打水漂了。    郑州日产在今年开春后生产了D21系列的皮卡车。    价格非常感人,居然要23万。    说实在的,那车仅凭外观就比不过路虎。    路虎丑是丑一点,但霸气啊!    除此之外,不管哪一方面都比D21要强不少。    怎么比?    看到这样便宜的车型,还准备加入进来的丰田和本田顿时都怂了。    尤其是丰田,日内瓦留下的阴影实在太大了,至今都无法抹去。    国内所有的汽车厂家心都凉了。    这怎么可好呢?    所有的一把手决定,集体上京求公道……    姜余收到了东风老总的求救电话,希望他能够提供更多的生产线。    姜余把锅甩给了桦国第一机械集团。    这可是十几亿元的大买卖,第一机械集团当然不能放过。    他们派出了京都第三机械厂前去磋商。    柯马全自动工业生产线,第三机械厂可能不能完全复制,但解决一半还是问题不大的。    路虎和瑞虎生产要求也不高,完全可以凑合。    姜余在电话中暗示邓建国,以后最好考虑在海外合资建厂。    每年单单是运费和海关税都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虽然效率可能不及国内,但只要控制住了发动机生产主动权,利润应该不会比整车出口少。    从这段时间的订单数量来判断,东南亚和印度阿三们对这种质保五年的柴油发动机的热衷程度太过于疯狂了。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国内的制造和维修工业水平太落后了。    加上他们国内崎岖不平的道路,更加容易对汽车造成伤害。    五年质保承诺就尤为珍贵了。    发动机不坏,其他的小玩意,小部件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不是还有超便宜的进口原厂配件吗?    所谓“原厂进口”,都是大路货,换了个标签而已。    仅仅这一项,东风汽车都要赚个盆满钵满。    因为东风汽车的爆款销量太震惊了,以至于宝马汽车都被人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宝马汽车主要针对的人群是真正的中产阶级。    20万的起售价,在国内消费的人群也比较少。    发达国家就不一样了,这种车型的售价对他们来说就是入门级的。    先不说其他性能,就它那领先一个时代的外观就足够吸引一批粉丝了。    “汗血宝马”和“穷奇”都配备了GPS导航系统、VCD和液晶屏幕等。    这个全球汽车市场中可谓是极其稀有的。    也就只有最高端的兰博基尼轿车配备齐全了。    令姜余没有想到的是,兰博基尼居然把这些配置方案申请了全球专利。    这个事情他还真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居然还可以这样cao作。    按照兰博基尼高层的说法,单单这几个专利,每年至少也有2~3亿美元的收入。    两年时间,姜余购买兰博基尼的投资就回来了。    宝马汽车不仅在发达国家比较畅销,在发展中国家也不错。    尤其是在南美,那里的人对颜值的要求似乎更苛刻些。    在价钱差不多的基础上,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宝马汽车。    岛国车和宝马车如果在同一路段行驶,99%的人都会觉得岛国车档次太低了,压根就不需要宣传。    至于剩下的1%,不是色盲就是眼瞎。    所以,宝马汽车在南美的销量不断持续增加。    卷毛哥甚至打算在南美建厂,压低成本,加大销量。    岛国人也不傻,赶紧花钱搞公关。    宝马公司也不甘示弱,直接开始硬怼。    岛国人说。    “我们的汽车有将近百年辉煌历史,安全质量有保证。”    宝马怼道。    “我们的汽车融入了意大利跑车血统,历史更悠久。”    岛国人又说。    “我们的汽车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每一颗螺丝钉都是用心打造。”    宝马又怼道。    “我们的汽车生产线来自于世界最出名的柯马,玛莎拉蒂、帕加尼、法拉利和兰博基尼都是用这牌子的生产线。”    ……    打嘴炮永远没有伤害。    南美汽车协会决定搞个硬核测试。    两车分别加速到120码,头对头相撞。    岛国人说,他们的汽车设计是吸能的,评判标准要以车内的司机和乘客为标准。    宝马说没问题,怎么来都可以。    一场世纪直播,就这么开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