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4章 故乡的土 (第1/2页)
孙权以自己为诱饵,将汉军全都引到了建业城下。 而诸葛瑾则趁机率军缓缓北上,沿着徐州慢慢北上。 徐州的北边就是诸葛瑾的老家琅琊,琅琊靠海,年少时,诸葛瑾经常带着弟弟meimei一起来海曲捡些沙滩边的石头和爬上海滩的螃蟹。 弟弟meimei最喜欢的就是在沙滩上追逐打闹,只有诸葛亮愿意在来去的路上听着诸葛瑾讲述晦涩难懂的儒术大义。 一别数十年,诸葛瑾终于再次看见了故乡的土地,看着岸边的景象,他心中颇为唏嘘,当年噩梦般的岁月再次浮现在眼前。 多年前曹cao在徐州掀起大屠杀,诸葛瑾带着年幼的弟弟meimei一路颠沛流离,靠着同乡死伤无数,年少的诸葛瑾自己恐惧非常,却也只能装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模样劝弟弟meimei冷静。 “为什么这会儿天下人没有共尊大义,讨伐曹cao?”逃难的路上,诸葛亮曾经这样问兄长。 诸葛瑾默默无语,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天生聪颖的诸葛亮却能从兄长的沉默中悟出许多东西。 后来兄弟二人走散,之后的岁月里各为其主,时战时和,却终究都没有回到家乡。 这次孙权北上,一度占领了琅琊, 可那时候诸葛瑾正在乡下隐居,怕引起孙权的误会,他也没有回到家乡,直到现在…… 诸葛瑾提出东逃计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满宠会从东方的海上袭来。 吴军的传统优势尽数丧失,让诸葛瑾一时也没了办法。 倒是孙权在最后时刻选择了保留自己的尊严,去建业赴死,为众人争取逃跑的时间。 孙权一死,汉军自然没兴趣追杀吴军的残部。 这一路上,孙登都在默默哭泣, 其余孙权的族人也都默默无语,不知道未来的命运会如何。 倒是孙鲁班一直静静地看着脚下的大海一言不发,出发之后,孙鲁班居然没有流一滴眼泪,让诸葛瑾也不知道这个少女是单纯的凉薄还是冷静。 “子瑜先生,”少女轻轻撩动鬓角的乱发,指着岸边道: “这已经是琅琊的地界,先生不准备上去看看吗?” 逃跑的路上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众人都对孙鲁班非常无语, 但诸葛瑾心中一阵悸动,竟挥手让大船慢慢靠岸。 这一走是回不来了。 诸葛瑾颤颤抖抖地下船,他站在沙滩上,微微有些茫然,似乎又看到了一群少年少女在面前追逐打闹,可这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他缓缓弯下腰,费劲地从地上捧起一捧土,失魂落魄地返回船上。 三天后,吴军的楼船经过龟速行驶终于抵达三韩之一的马韩。 三韩中的马韩是三个部落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看他们的强大在落魄的吴军看来也简直是不值一提。 登岸后,马韩一度组织军队来征讨,都被吴军很轻松地打的落花流水。 这支远征的吴军虽然精神头不太好,可装备非常精良,堪称吴军主力中的主力。 他们在汉军的面前不堪一击,欺负马韩这些还在用青铜而且不披甲的士兵还是太轻松写意。 很快,他们抓到了大量的马韩人,开始打听倭国诸事, 这些马韩人听说是中土的天兵,也都没有抵抗的意志,甚至有人还想加入吴军,一起去欺负传说中的倭国。 诸葛瑾找了几个靠谱的翻译,让这些人好好讲述了一下倭国的情况。 据说大汉桓帝、灵帝时,倭国发生大乱,一群人相互攻伐,好多年都没有国主,后来有个叫卑弥呼的女子出现,她没有嫁人,一时侍奉鬼神,能以妖惑众,于是倭人将她立为女王。 卑弥呼的侍女有上千人,但是很少有人能见到她的真面目,只有一个男子给她送饭,传递她从太阳神那得到的旨意。 怎么听起来奇奇怪怪的…… “此人倒是有点像刘禅啊。”孙登在一边嘀咕道。 听见刘禅的名字,东吴众人都是一阵惶恐,孙登这才发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闭嘴。 孙鲁班好奇地问道: “为什么说此人像刘禅?” 一脸愁苦的步夫人叹道: “听闻刘禅总是号称可以传递昊天上帝谕令,这卑弥呼……” 要是卑弥呼跟刘禅一样恐怖,那去倭国不是找死? 不过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 听这些马韩人说,前不久曹魏的残部已经开始全面北上,只是他们的目的地好像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部分人奔着高句丽去,另一部分人似乎消失不见。 曹魏日常内讧,比东吴的形势还恶劣,但听说他们已经跟鲜卑达成了联盟,就算打不过大汉,难道还打不过高句丽和三韩? 吴军现在已经退无可退,也只能按照计划向倭国进发。 孙登这会儿终于拿出几分太子的勇气, 他壮着胆子道: “天子信奉巫蛊之人极多,可如刘禅一般本事的也不过只有一人, 我等在中土奋战多年,难道还畏惧岛国蛮夷不成?” “太子所言极是。” 有孙登给众人打气,吴国众人也总算稍稍鼓起了勇气,准备踏上漫漫东征之路。 起码,他们渡过海峡之后就是倭国,不用像曹魏一样跨越千山万水。 东吴的宗室们在马韩也得到了不少的补给,将大量的铜器装在船上,宗室大将孙桓见孙鲁班正把玩着一把铜剑,颇有些愧疚: “大虎,难为你了。” “什么难为?” “呃,放下故土,要去倭国,你这女子。” “嘿,这话说得,”孙鲁班笑靥如花,全然不像一个即将永别家乡的少女,“若是在江东,我这辈子也只能找个人嫁了。 可这回儿不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