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西城门 (第2/2页)
没有提前告知,还请两位队长见谅啊。” “哪里,哪里,城防司令部三个中队,你徐长官先到我们三中队视察,这也是我们的荣幸啊。 徐长官,那就请到队部一坐,我向你慢慢汇报。”乔广东弓着腰说道。 “不用了,这都到城门了,你带我到城楼上,实地跟我汇报更好。” “那好,徐长官。我们现在就领你去城门。”乔广东应声道。 …… 江城西门离三中队队部不到一百米,几人很快就走到了地方。 西城门分为上下两层,高大雄伟,足足有二十米高。 一层是城门,进出车辆和行人; 二层是守备区,除了四个瞭望哨外,东西两面各有两挺机枪,架在城头,时刻关注城门动向。 登上二楼,徐浥尘放眼望去,由于城楼周边没有高层建筑的缘故,极目远眺,视野开阔,有种一览众山小之感。 向东,整座江城城区净收眼底; 向西,映入眼帘的是滨江上最大的桥梁——江城大桥。 徐浥尘向身边的乔广东问道: “乔队长,你们三中队的任务,除了把守西城门外,还有什么其他事务?” “报告徐副官,营川这三个城门中,论事务的繁重就属我这西城门了。” “哦?这话怎么说?”徐浥尘问道。 “徐副官,你初到江城,对江城情况不一定十分了解。 江城不仅是华北交通要道、滨江的水运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同时,就在江城往西五十里处,就是八路军的根据地。 要是哪天八路军攻打江城了,我们三中队把守的西门是首当其中。” “哦,是这样。 不过,驻扎在西门外不是有一支青木的宪兵中队吗?有他们在,还用担心八路军来攻城吗?”徐浥尘问道。 “徐副官你有所不知,你看那边的江城大桥。 江城大桥是滨江上最大的公路大桥,要是江城大桥出了事,那整个华北兵力调配和物资调配都要受到影响。 青木大队的确有一支中队驻扎在西门外,不过兵力都集中到江城大桥那里了。 真要是八路军来攻城,他们会担心八路军是不是调虎离山,真正的目标会是江城大桥。” “你是说,即便八路军来攻城,他们也不会来援助了?” “这个真不好说。 毕竟,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保护江城大桥。 如果支援的话,城里的宪兵大队作为机动部队,支援的可能性更大。 青木大队的三支中队,分别承担江城机场、江城兵工厂和江城大桥的守卫重任,不会轻易调动兵力的。” “哦,原来是这样。”徐浥尘点头道。 …… 听了乔广东的一番话,徐浥尘心中暗道: “原来真实的历史真如历史书上讲的那样,到了这个时候,抗战已经进入了相持状态。 上高中学历史的时候,自己还怀疑过这段历史的真实性,总觉得抗战期初势如破竹攻无不克的日本军队,怎么会突然就推进缓慢了呢。 现在看来,战线拉得太长,兵源严重不足,已经放慢了日军侵略的脚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就不难理解,徐浥尘这样一个中国人,为何会被日本人如此看重,临危受命了。 尽管自己知道历史的进程,再有两年日本侵略者将会被赶出中国。 不过,黎明前的黑暗,通常是最惨烈的时刻。 徐浥尘想到自己的三叔,还在狱中饱受煎熬。如果坐等着两年后抗战胜利,那三叔定会惨死在日本人手里。 像三叔这样的人,何止千万! 既然自己知道历史的进程,就要在抗战胜利的黎明之前,让这样的流血牺牲尽可能少一些。 这样,才不枉来这一回。” 徐浥尘正想着,突然,他望见一辆马车从城外驶了过来。 定睛一看,乖乖,这不是赵晓雪坐的马车吗? 想到这里,徐浥尘问道:“那辆马车我见过,应该是同义诚赵家小姐的马车吧?” “是啊,徐副官来营川城第一天,就是为拦这辆马车才受的伤。”乔广东说道。 “我靠,这43年也没互联网啊,我那点儿事,这么快就传遍了?连我救的是谁都这么清楚? 不过细想,也难怪。 自己这个日本人钦点的城防司令部副官,自然是这些人巴结的对象,赵家又是江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赵家小姐的美貌也是路人皆知。 这种英雄救美的事,知道倒也正常。” 徐浥尘想想接着问道:“这辆马车总从西门出城吗?” “是啊,同义诚赵家在西门外有一个货运码头,每天赵小姐都去那核对账目,自然要在西门进出了。” “哦,原来是这样。 乔队长,我和赵小姐之前有些交情。 今天正巧在这撞见,你让守卫拦一下马车,我现在到城门和赵小姐打声招呼。” 说到这里,不知为什么,徐浥尘的心莫名激动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