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一号行动 (第1/2页)
“我对医院,倒是有些想。不过,前提是把五楼的宪兵队弄走。 宪兵队要是不走,什么都干不了。”慕安安说道。 “让宪兵队走?他们会愿意吗?” “要是能换个好地方,宪兵队也许就能同意了。” “哦?有这样的地方吗?”徐浥尘问道。 “江城医院后身有个二层小楼,现在用做医生、护士的宿舍。 如果宪兵队从五楼挪到后面这个二层小楼里,把五层倒下来,那医院就好做多了。”慕安安说道。 “这个,有些难度吧?” “是啊,宪兵队的医院在五楼要比去那边方便很多。要是没有很好的理由,宪兵队不会轻易搬走的。”慕安安无奈道。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主动搬走了?”徐浥尘道。 “什么办法?你问我,我问谁。之前,为了保证五楼安全,江城医院把五楼的灰道都给封上了,药房也从一楼搬到了四楼。 该给准备都都给准备了,想让他们搬离五楼,我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安安,医院五楼原来是有灰道的?”徐浥尘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 “是啊,以前五楼就是正常病房,当然有灰道了。 自从五楼让宪兵队征用后,宪兵队担心有人从灰道爬到五楼,就用砖把灰道口给封上了。” “灰道口封了,那五楼怎么倒垃圾啊?”徐浥尘问道。 “他们在楼梯口那块有个垃圾桶,每天早晚各一次,会打开楼梯口的大铁门门,医院派专人去那里收垃圾。” “这也太麻烦了吧。” “是啊,可现在是日本人的天下,麻烦也没办法。 所以嘛,宪兵队是很难弄走了。还是想想,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把医院做好吧。 行了,我的针运好了,你睡一会儿,头疼就应该好了。” “好,我睡一会儿。”不多时,徐浥尘眼皮就重了起来,沉沉入睡了。 …… 同义诚赵家,赵晓雪的闺房。 将特派员张耀国给她下达的指令,通过电台转达给上级组织后,赵晓雪靠在床头,久久不能入睡。 这个“一号行动”是什么?赵晓雪无法判断。 不过,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涌上了她的心头,难道,上级组织要对徐咏动手了? 正常来讲,上级组织对自己同志都是十分信任的,除非证据确凿,否则,不会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可是这一回,得到的情报和实际发生的情况越来越多的指向,徐咏可能真的要叛变了。 特别是在徐咏住进江城医院前夜的抓捕行动中,根据地的一名领导又在抓捕行动中被俘,事实摆在眼前,这更加深了徐咏已经叛变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保证,徐咏一定不会叛变了。 现在,想让上级组织重新信任徐咏,就要拿出铁的证据出来。 而能够直接接触到徐咏,了解到真实情况的,只有徐浥尘了。 实在不行,约他一下,从他那探探口风? 可转念一想,现在徐浥尘已经和慕安安走的很近,自己去约他也不会像之前那么方便了。 这该怎么办? 起来想去,赵晓雪也理不出什么头绪来。 “明天跟姑姑碰一碰,看看她有什么办法。实在不行,就在见见徐浥尘。”思前想后,赵晓雪做了决定。 …… 江城永同和,徐家书房。 赵晓雪将昨天与特派员见面的情况,以及特派员向她下达的任务,原原本本向赵曼汇报了一遍。 赵曼听后,沉思片刻说道:“晓雪,现在出现个新的情况。” “姑姑,什么情况?” “据朱大虎传递回来的消息,徐浥尘和青木玲子要盘下一家川菜馆。” “川菜馆?这有什么问题吗?”赵晓雪不解道。 “川菜馆倒没什么问题。不过,这家川菜馆对面的小广场公告栏,是江城地下组织情报传递的中转站。”赵曼道。 “姑姑,你是说这个公示栏已经被敌人发现了?”徐浥尘诧异道。 “很有可能,否则他们怎么会选择盘下来这家店。 这个死信箱除了江城地下组织各个支线的负责人外,只有老三知道。 现在这种情形,要么哪个支线负责人叛变透露了消息,要么就是老三叛变了。” “姑姑,要是三叔真的叛变了。江城地下组织每个支线的负责人他都知道是谁,直接让宪兵队抓捕就完了,没必要费这么大事的。”赵晓雪说道。 “是啊,你说的很对。真要是老三叛变了,就没必要费这么事了。” “所以我说,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敌人的障眼法,来诱使我们上当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跟敌人比耐心,不能被敌人的阴谋所左右。” “晓雪,你说的没问题。不过,即便不是老三叛变了,这个通告栏也不能用了,这个消息要尽快通知给特派员。”赵曼说道。 “知道了姑姑,一会儿我就去夜上海歌舞厅去找特派员。” “你去找?不会被人怀疑吗?” “不会的。我就说昨天晚上手包有可能落在歌舞厅,让他帮我找找。” “这个理由能站住脚,你去吧。”赵曼说道。 …… 江城,夜上海歌舞厅。 按照赵晓雪的办法,如愿见到了张耀国。 进到他的办公室,关好房门,赵晓雪将通告栏有可能暴露的消息汇报给张耀国。 听了赵晓雪的话,张耀国思量后说道: “通告栏只有支线负责人和徐咏清楚,如果敌人发现这个死信箱,说明徐咏叛变的可能性更大了。” “特派员,我觉得不尽然。 如果徐咏真的决定投敌,大可不必费此周章,江城地下组织每条支线负责人他都知道,直接抓人不就完了?”赵晓雪说道。 “你这么说,有一定道理。 不过,徐咏并不清楚,这几个月来江城的地下组织会不会有调整,敌人也不会冒然行动。 也许,敌人正等着更大的鱼上钩呢。 这个消息很重要,既然敌人有可能发现了这个联络方式,那我只能采用一对一联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