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攻下岳山营! (第1/1页)
陆胜的血液开始沸腾,全身开始颤抖,手中的龟背枪却拿得非常稳妥。 唏律律—— 一声高昂的马嘶声中,三名游牧骑兵发现了顺着营地中的道路飞驰而来的陆胜一众敌军。 他们立马催动马匹,挥舞着弯刀冲了上来。 唰! 许久没有进行这种正面的马上交锋,陆胜的动作却没有丝毫迟滞。 数十年的征战生涯,已经把战斗的技艺牢牢地刻在了他的灵魂中。 龟背枪自手中电射而出,此刻龟化龙蛇,带着银色闪电,气势磅礴,稳稳一枪,让过对面骑兵的弯刀,扎在他的胸口。 枪尖锋利,刺穿游牧兽皮甲如若无物,最后才被留情节挡住。 那名骑兵的双眼猛然一怔,旋即其中的光亮瞬间消失。 噗—— 陆胜毫不留恋地抽枪而出。 顿时,殷红的鲜血喷射而出,沾染了那匹战马的马鬃,最后落入飞驰而过的马蹄印中,迅速渗入地底。 铛! 抽枪而回时,另一名游牧骑兵的弯刀恰好砍向陆胜的左侧肋骨处。 原本有明光铠的防护,这一下完全不能拿他怎么样。 但陆胜眼疾手快,自第一名游牧骑兵胸口抽出的长枪,在空中一转,右手一拉,左手一托,枪头就出现在了左侧。 那名游牧骑兵势在必得的一刀,最后只好砍在龟背枪的枪尖上,发出一声巨大的金铁交鸣声。 这还不算完。 陆胜的枪头乃是从右手上顺时针转过来的,其上附着的不仅有陆胜左手的托举之力,还有回转180度的势能。 加上陆胜打一开始就没打算只是抵挡。 他的动作从头到尾就是攻击,攻击,再攻击! 龟背枪的枪头反推那名游牧骑兵的弯刀,最后重重地砸在他的胸口上,将那名骑兵砸地吐血倒飞下马。 然后陆胜没有再理会这落马的骑兵,继续向第三名骑兵冲去。 他的身后,跟在左侧的陆三扬了扬手中的游牧弯刀,单脚踩着马镫,一个下腰,就将那正爬起来的游牧骑兵一刀削了脑袋。 当然,因为游戏本身的问题,削脑袋这种事情是没办法做到的。 但他的弯刀确确实实从那名骑兵的咽喉一贯而过。 随后,轰隆的马蹄声中,数匹马从他身上跨过。 尘土飞扬而起,最后轻轻地盖在他的尸首上,大概是对他作为勇士而战死的最后歌颂吧。 唰! 噗—— 第三名骑兵,同样没能走过陆胜的一回合。 龟背枪和掌槊极为相似的构造,让陆胜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一招一式间,全是随心而发的致命攻击。 游戏中不同与现实的诸多规则,更是将他的枪法展现的淋漓尽致。 许多原本因为人体构造而在现实中使用不出、或是无法完美完成的招式,在这里都能信手拈来。 陆胜越战越勇。 他身后的陆二陆三和其他几名民兵几乎都要跟不上他的速度了。 一连斩杀了八名骑兵后,陆胜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兴奋感。 但他却深吸口气,强行放缓了马匹的速度,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一些,不要上头。 他发现,自己对自身实力的评估,比自己真正的实力要低太多了! 原本一些像是甩、抽、打、挑等需要大量消耗体力的攻击方式,他都需要尽量克制着使用。 不然的话,可能战斗不了多久,就会体力耗尽而战斗力大减,甚至败亡下来。 但在这里,没有任何体力的限制,他可以频繁的使用这些招式,当真是沾死碰亡。 一路杀来,竟然是没人能碰到他的衣角! 铛,铛,叮...... 嘭,嘭—— 兵器交击的声音、攻击营门的撞门声,还有弓箭钉在木墙或者身体上的声音,以及一声声临死前急促的惨叫声......众多声音交织在一起,越来越响。 陆胜知道,自己已经逐渐接近交战的营门正面了。 嗤—— 收起龟背枪,陆胜手中出现了角弓,背后出现了箭筒。 他勒住马匹,翻身下马,边向营门的方向走着,边不断地开弓射箭。 十几二十步的距离,甚至都不需要他将弓拉满,只要稍稍拉出一点,就能射出威力巨大的箭矢。 每一支从他的弓上飞出的箭矢,都像是一张阎王发下的追魂贴,宣告着死亡的到来。 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营门之后就空无一人了。 三名游牧骑兵、七八名游牧步兵死于非命。 没有了营门内敌军的阻挠,外面破坏营门的效率更加快捷。 而此时,陆胜的一筒箭也已经射完了。 不过,马上要成为自己的营地里,陆胜当然不会让他们就这么继续拆自家的门。 他亲自上前,打开门栓,将攻打营门的士兵全放了进来。 他当即再次切换武器,取出了狭长的苗刀,踏着内部的木梯,上了那营墙。 不过上来之后他才发现,其实此时战斗已经差不多了。 因为三阶游牧骑兵的全军覆灭,二阶游牧步兵的属性完全被陆胜的军队碾压,整个战斗趋向一面倒的走向。 院墙上已经只有零星的二十来个游牧步兵在负隅顽抗。 当陆胜带着几名下了马的民兵以及通过营门进来的民兵们加入战斗后,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整场战斗只持续了短短一个小时,堪称闪电战的经典案例。 但如果仔细分析后,却又会发现,这结果居然一点都不出人意料。 陆胜是有心算无心,趁着岳大岱没在的大好时机。 因为主将的离开,岳山营中的士兵没办法对攻击进行有组织的反击,只能做一些应急的防守措施。 就比如,营地中的二十多名游牧骑兵。 原本这应该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增援部队。 假如是陆胜指挥这场战斗,他就会在战斗的一开始,就把这只游骑兵派出营地之外,让他们远离营地。 这样一来,看似营地中的防守力量变得更加薄弱了,但实际上,外部的游骑兵和这里固定的营地形成了掎角之势。 让攻来的敌军没办法将所有的兵力都一拥而上,对营地形成压制。 因为一旦出现那种情况,他们就会发现,后方很快就会出现一支游骑兵,对他们进行无休止的sao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