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不谋而合的算计 (第1/2页)
青冈岭下流淌的河水是西汉水的一段支流,当地人称之为巴溪河。 巴溪河由青冈岭向东流经礼县山峪,沿途汇焦家沟、板沟下沟、洛峪河等河水,经西和县的太石河、大桥,杏乡,于凤家河口再次汇入西汉水。 近几年,因雨水不丰而导致西汉水的水量不足,作为支流的巴溪河水面也是窄了许多。 巴溪河有渡口,河面上也有一座长索木板桥。行人一般都会选择走索桥,若是携带重物的话就需要摆渡过河了。 此刻,骞文正安排一队人从索桥先行过河,用以负责对岸的守护,而剩下的人则需将货物装载上船,由渡船一同运送到河对岸。 “对,把那些都卸下来,小心点...” “那些粮袋子要注意,千万别破了,少了一斤咱们都得赔给人家。” “对对对,把马也解了,别一起上船...” 为了防止马匹受惊而导致船身不稳,骞文命人将车马分离,让马匹与木车分别登船。 他不停地叮嘱着手下,人也在大批的货物与马车间来回地走动。 “杀啊...” “杀呀...杀...” 就在河东岸一片忙碌之际,对岸不远处的山岭间陡然间响起了喊杀声。 骤然响起的喊杀声过后,近四百名手持利刃的青衣人冲出山林,与守护在对岸渡口处的护运队员厮杀在了一起。 此时,对岸的护运队员不过一百多人,人数上远远小于来袭之敌。 然而,虽然人数上的差距让他们处于劣势,但队员们并没有惊慌,而是按照平日里的习练迅速结成防御阵,在抵挡住突袭的同时也向来敌进行着反击。 事出突然,河东岸的骞文赶忙叫停了忙碌的装卸,同时又命人将卸了马匹的木车围成了一道车墙。 除了派人过索桥增援对岸外,骞文又命两队人护在木车墙的两翼,随时准备迎敌。 他自己则带人守在马车后,将堆放在渡口处的货物护在了身后。 凭借以往的临敌经验,骞文知道对岸的突袭只是个开始,也并不是袭击的主要目的。真正的敌手应该在身后,应该在东岸的青冈岭中。 另外,骞文看清了对岸来敌的装扮。 青衣黑头巾,那是青氐的装束,应该是青冈岭的青氐人。 果然,就在骞文刚刚做好防御之际,近二千名青氐士卒便从山脚处冲杀了出来,纵马在前的正是青氐帅陈煌。 陈煌早早就带人守在了青冈岭的山脚下,藏于密林中的他一直都在等待,直到骞文分兵增援对岸后,他才领兵杀了出来。 时机是一回事,实力则是另一回事。 陈煌要的是稳胜,而不是冒险。 因此,他需要骞文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到对岸增援,这样才能保证东岸的战力偏向他这边。 夺下这些东西应该是没有问题,以眼下兵力上的优势就已经能见分晓。 另外,弟弟陈澄此刻也已经带人袭向要门村,洛峪部在短时间内应该无力分兵赶来增援了。 如此想着,陈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望着岸边那堆积如山的粮食与货物,他更是满足地点了点头。 然而,纵马前冲的陈煌没有注意到,站在木车墙后的骞文也正露出了笑容,而且笑的异常灿烂。 “大弩准备。” 随着骞文的一声令下,最里的七八辆未及卸货的木车被扯掉了盖布,数架大弩赫然显露在了木车上。 “连弩准备。” 又是一声令下,近百只木匣连弩被搭在了木车墙上,连串的弓簧声响此起彼伏。 “弓箭手准备。” 第三次的命令再次发出。 与此同时,骞文站直了身子,将一张长弓拉成满圆,带着寒光的箭矢对向了马背上的陈煌。 当大弩出现的时候,陈煌就已经觉察出了事情的不对。 木车上为何要配如此大的弓弩?这种弓弩多用于冲击骑阵的,一般的押货护运需要这样的杀器吗? 当一排排连弩的弓簧声响起时,陈煌拉紧了手中的缰绳。他想要将身下的战马停下来,想要拨转马头逃离。 然而,就在陈煌身下的战马将将收住冲势,扬起双蹄踏空之际,一支羽箭破空而至,锋利的箭矢“噗”地一声穿进了战马的脖子。 与此同时,机簧声大作,寒光瑟瑟的弩矢如雨幕般扑向了陈煌的青氐军,将一排排的青氐军卒射翻在地。 箭雨之中,更有粗大的弩矢呼啸地射进战马的身体,冲势不减的情况下,竟使整匹战马倒飞了出去,砸倒了身后的一大片军卒。 此刻,惊恐传遍了每一名青氐军,未被射杀的青氐军卒都纷纷趴在了地上躲避,不敢再前进一步。 因坠马而逃过一死的陈煌更不敢轻易抬头,生怕被弩矢射中丢了性命。 随着弩箭的落尽,催动战马的吼声响起,原本守在木车墙两翼的护运队员发起了冲击,开始了他们收割生命的搏杀。 计划是如此,演练也是如此。 仇池纵队的将士们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在临战时该做什么,该有怎样的搏杀意志。 他们不是为了一口能活下来的饭食,也不是为了月例的那几两银钱。 他们只是为了能让这个整体更强大,让这个整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再受欺凌。 就在巴溪河东岸的激战进入到白刃相搏时,临近洛峪要门村西的板沟,一场早就设伏好的围猎也即将开始。 巴溪寨的这次行动,陈澄与兄长陈煌是分兵两路。 陈澄的任务就是率领两千青氐军偷袭要门村,使要门村无法救援骞文,从而让陈煌劫掠成功。 如此的安排,是兄弟二人通过对探报的分析,又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 要想能顺利地抢下骞文所押运的货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兵力上优劣势。 骞韬一直都在经营雍州到凉州的这条商道,而扶风郡至西凉的路途难行,洛峪部为此抽离了大量的人手在那边,导致洛峪部的半数兵力不在要门村。 另外,在洛峪部的余下兵力中,此次还有一部分人马要护送商货到汉中。 据可靠的消息得知,那些人已经过了东狼谷,应该进入到了汉中境内。 至于骞文所率的部众,如果交手后就会被困在巴溪河东岸,应属自身难保,根本不可能返身救援要门村。 如此细致的推断下,陈煌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当下,要门村中可防守的兵力应该不足两千人。 这一结论让陈煌大胆地想要拿下要门村,即便是有所偏差,也会重创骞韬的洛峪部,继而拿到应得的好处。 陈煌觉得,若弟弟陈澄以两千青氐军突袭要门村,虽说双方的兵力大致上是旗鼓相当,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