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招工变招生 (第1/2页)
海哥病了。 据说夜闯大泽,遇到不干净的东西,回来后,头痛脑热,满口胡言,就连说梦话都在嘟囔:我不是顾安民! 这令王所长再次确定心中猜测。 顾家小五,妥妥又是一大祸害! 毕竟只有大祸害,才能镇住小祸害。 很愁人。 更愁人的是…… 一大早,对面就传来震耳欲聋、响彻大半个十里营的喇叭声: “在工地……” “啥都不会,叫小工,一天八块钱。” “会砌墙,叫瓦工,一天十五。” “会支模,叫木工,一天二十。” “会挝环子,叫钢筋工,一天十八。” “会埋管通线,叫电工,一天二十二……” “有人做了一辈子小工,原因众多。” “或许农闲才出门打工,只为赚点‘外快‘;或许老实本分,只知道闷头干活;或许学艺不精,跟不上大师傅节奏;也或许,腰不好……” “但不管怎么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任何一个小工,肯定都有做瓦工、木工、钢筋工的想法。” “俗话说,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在身;千苦万苦,没有技能打工最苦;七算八算,学门技术最划算!” “现在,只需三百块,瓦工、木工……随便选,包教包会,中午管饭,学成还有就业安排!” “想发家致富吗?” “想赢得未来吗?” “想娶个媳妇吗?” “安民瓦工培训班,你、梦想起飞的地方!” 王所长掏着耳朵,走出办公室,目光透过大门张望路南。 在那里,某个大祸害正手持麦克风,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 其身旁站着一名陌生面孔的壮汉,背后屋顶摆放着三个不知从哪个村借来的大喇叭。 一个朝东,一个朝西,一个正对自家派出所。 哇啦哇啦,还带着刺耳嗡鸣和回声。 而在不怎么宽阔的省道上,人潮涌动,传单乱飞…… “祸害!” 王所长跺跺脚,愤愤不平。 李干事昨晚夜班,打着哈欠走出值班室,听闻领导如此说,抬头看向对面,“咦?又一个悍将?” “估计他那几个在边疆的哥哥,听闻家里出事,担心讨债的不守规,委托退伍战友来帮衬一二。” 李干事眼神一亮,“这么说,咱乡里更安全了?” “……” 王所长沉默不语。 你怕不知道,昨天傍晚,张海差点被吓成精神病…… …………… “小顾厂长,俺不识字,能学吗?” “没问题,咱们培训班响应国家号召,科普教育,剔除文盲,免费教书识字!” “小顾厂长,我家孩子才十六,能报名吗?” “年轻好培养,可塑造性更高,来我这,你家孩子前途无量!” “小顾厂长,我都一把年纪了。” “额外招小工,每天10块,包吃,家远也可提供收费住宿。” “小顾厂长,我比较笨,学东西慢。” “没关系,砖厂有的是练习专用砖,堆也能把你堆成老师傅!” “小顾厂长,学不会怎么办?” “学不会全额退款!当然,丑话说在前,学会了装作没学会,我砖窑可是很缺人……” 砖窑有上千万卖不出去的红砖,只要时间充裕,足够堆出一批熟能生巧的瓦工。 更何况。 大马传授张伟学习砌墙,后者竟然一学就会…… 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一些道道。 顾安民虽然搞不懂,但可以确定,瓦工培训班,稳了。 因此,说起话来丝毫不虚。 而站在其身后的壮汉,则是昨晚先跑砖窑(敲铃铛地点),后跑水泥厂的二牛。 很奇怪的名字。 对方与大马不同,沉默寡言,相处一夜,从不轻易开口,但同样自称会种地、伐木、开矿、养殖……… “小顾厂长,我报名!” “好咧!” 招生不是招工,招工需要考虑资金,而招生,招的越多,资金越多。 因此,顾安民没有设置招生计划,能招多少招多少。 等到中午。 借助乡里农机站卡车,托运林荫大道前往市里维修的张伟,回来替岗。 “厂长,修车花掉五千,一周后送回来。” “这么贵?” “发动机盖、前挡风玻璃全换新,水箱也要维修……” “行吧。” 小轿车肯定要修好,它可是这年头装X贷款做生意的身份象征。 顾安民数数新到手的一万八,“学费放你这,回头修缮砖厂锅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