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学阀体系与世界规则 (第1/2页)
院士评比,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 诺奖评比,最近的成就或最近才显示出重大意义的老成果,但死者的生前成果不予考虑。 发现其中的奥妙了吗。 院士要做出的贡献,必须是有创造性的有系统的,而且必须是重大贡献。 而诺奖评比,一定是有创造性重大贡献,但不一定是有系统的。 区别在哪儿? 体系。 如果你的研究,并不足以成为体系,不足以带领一大批后进共同研究,开创一个繁盛的科学小门类。 那么,你进入一个由体系构成的地方干嘛? 还有一个暗中的潜规则。 那就是,你的发明要是全世界都能用,那你拿了全世界的好处,获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为什么还要国家来出钱给你进行进一步研究? 如果你的研究被牢牢控制在国家手里,世界上为什么会给你好处和尊敬? 说起来貌似关乎政治,其实和政治关系不大,它就是一条规则。 从几年前这位医学家的研究获得诺奖开始,她所在的医学院就开始在网络上疯狂造势,要让她进入华科院。 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表彰她,而是为了学院在国内的排名和拨款。 当然了,结果事与愿违,这个医学院的名次没有上涨,而是在下跌。 学阀在有些人眼中是腐朽的,但是在有些人眼中,是有战斗力的。 如果践踏规则,还想要两头捞。 是不科学的。 诺奖为什么不给发明杂交水稻的袁院士发奖呢?道理是一样的。 从利益的角度讲,学阀目前代表着国家的利益。 至少现阶段,是这样的。 当然了,这不是说科学就没有交流。 这位医学家获得诺奖是交流的一种形式,而袁院士同时获得华国米国院士称号,自然也是一种科学交互的形式。 陆晨:“也就是说,我们这家新企业,要进入坞城互联网科技大会,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是官方出面给我们要一个名额。” “要么是从学院派内部走通,让大会官方来邀请我们?或者是学院派内部出生的大科技企业巨头发话,让官方邀请我们?” 王儒点头:“是这样没错,建议老板你和西南理工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恢复学籍。” 一直没说话的南木开口了:“基本没有可能,西南理工绝对不会愿意的。” 陆晨:“他愿不愿意,我都不愿意。” 陆晨:“好的,散会,事情我明白了,我自己处理。” 众人起身,摸不着头脑。 一个坞城互联网科技大会,有这么重要么? 他们哪儿知道大礼包次数的事情。 人都走了之后,陆晨沉思了起来。 回西南理工?陆晨不愿意。 或者去蜀都理工入学? 但是蜀都理工有这个能量吗?所谓学阀体系里面这所学校有发言权么? 估计是没有。 那蜀都地区,除去西南理工,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蜀大,一个是科技大。 科技大不必说,目前J站的总裁、网一总裁,花为执行总裁等IT大佬加上电子类巨头长红、康佳等多个企业的总裁、董事,都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在互联网和科技这一块,只要和学校内的院长校长提一句,第二天就会有业内大巨头给互联网大会提话。 邀请自然就来了。 不过,进入电科大,貌似很困难啊。 电科大的本科,不通过高考是绝对进不去的。 研究生? 陆晨找了公司一个电科大毕业的学生,让他介绍个电科大的院长。 能被唐城花功夫招进来的,都是业内翘楚。 和学校的关系自然是好的,有介绍,陆晨很快就拿到了电科大电子通讯学院的院长龙院长的电话。 陆晨加了龙院长的微信息:“你好龙院长,我叫陆晨,深蓝科技的董事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