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一刀西来贺寿 (第1/2页)
诸葛尘与王家家主对视一眼,一脸无可奈何的说道:“如今的山贼这般不好混?都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了?” 王家家主耸耸肩说道:“谁知道呢?” 那伙山贼看见两人窃窃私语,便知这回想讨到钱财恐怕是没有希望了。本来他们这些年来剪径便没留下什么家底,主要是人心太善,不像是能干好这一行的。 遇到困难的他们还要倒贴钱,哪怕是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他们也不过取些小财,落难的人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 领头的老翁有时候也自嘲说他们便如那善财童子,净干些积阴德的好事。这辈子是指望不上大富大贵了,还得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提心吊胆。可下辈子没准就托身一个好人家,享尽荣华富贵。 只不过这些鼓励人心的话老翁是越说越少了,连饭都吃不饱,还哪有闲心想着下一世? 只见老翁哀声一叹,跟身后的几人说了几句,便要离开。 诸葛尘见状苦笑不得,从白马上下来,小步跑到老翁的身边笑着说道:“老丈不是来打劫的?” 老翁一怔,停下脚步苦笑着回答:“你这娃子这不是找死吗?好不容易逃过一劫不暗自庆幸倒也罢,偏偏非要自寻死路,真当我们玉衡山没有面子?” 还真别说,即便到了这段这等地步老翁仍旧放不下面子,非要将玉衡山这么个庞然大物摆出来撑撑自己的胆气。 连诸葛尘都有所耳闻的以后的玉衡山自然实力雄厚,那是众多山贼能够这般肆无忌惮打家劫舍的靠山所在。 连玉衡山主都是山贼出身,如今仍旧做着这种勾当,他们这些底层山贼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少说话,多做事。 这可是那位山主经常放在嘴上的话,更是被山贼们奉为圭臬。每一个才入了这行的年轻人都将其看作自己的榜样,无不想要到达那样的高度。 诸葛尘故作无知的问道:“老丈是玉衡山的人?” 老翁没好意思承认,只是模棱两可的说道:“也不算是。” 就在这时王家家主骑马行来,在诸葛尘的身后传音说道:“玉衡山本就不为大衍所容,能够一直存世不外乎是那位山主确实有点实力,虽说境界不过天命,可那一身的逃命本领即便是我都有些头痛。再者朝廷也确实没肯下定决心,真要想要彻底剿灭花费的人力物力无疑是巨大的。玉衡山势力纵横交错,起码得调用精兵数万,再加上我与许石一人掠阵才有这份把握。” 或许是可怜这帮山贼,诸葛尘取出两粒碎银放在老翁的手中说道:“这两粒碎银就当是留下的买路财了,我们两人一人算一粒。” 老翁不敢相信的望着白衣少年,在思量片刻后便把那两粒对他而言同救命稻草无异的碎银推回。 经历了这么多年风霜的洗礼,他可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更何况那白衣少年笑的太假,一看便知道没安好心。 诸葛尘猜出了他的心思,无奈说道:“既然老丈这般忌惮的话,不妨就说说你们玉衡山的消息吧。我拿着两粒碎银来买,总行了吧!” 老翁试着揣摩诸葛尘的心思,几句话翻来覆去的在嘴里咂摸着,终于用震惊的语气说道:“公子难道是做官的老爷??” 诸葛尘点了点头。 “我刚才是骗您的,我们早就从良了,不然也不会出来乞讨。”老翁话锋一转,慌忙辩解。如今的大衍朝堂上本就有剿匪的声音传出,各地的山贼自然草木皆兵。 诸葛尘挑起眉毛说道:“从良了?” 瞧着面前不怒自威的少年,老翁更确信对方就是那官老爷。 随后诸葛尘便将碎银重新放在老翁的手中威胁道:“说与不说,你自己决定。反正我已经将碎银给了你,花钱办事天经地义。不过你要实在有节气就另当别论了,那样的话我会很敬重你,送你去西天时少说也要为你掬一把同情泪。” 此刻的王家家主十分不解,诸葛尘此举往小了说便是雪中送炭,往大了说那就是济世经民!可这散财童子做不成就罢了,干嘛还演上一出好戏,就为了送两粒碎银? 老翁眼观六路,本就被诸葛尘这番话吓得战战兢兢,又因为老眼昏花错把王家家主疑惑的神情看作了恫吓,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了地上。 事到如今,他只好硬着头皮开口说道:“这位官老爷,我刚才说的从良确实没有骗你们,而且我们这些残兵败将也并非隶属玉衡山。要是搁在几年之前尚还可以,如今人家是对我们睁眼也不瞧。没踩上几脚,都算我们烧高香了。” 诸葛尘问道:“此话怎讲啊?” 老翁眼底闪过一丝恨意,可仍旧被诸葛尘捕获。他实在饥饿难耐,便随手揪下几片绿叶,放入口中狠狠咀嚼,含糊不清的说道:“几年前我们还叫青鱼帮,那时候帮主是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