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8章:书名叫做《灭佛》  (第2/5页)
设,任何的假设都只是一种推演。    历史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实话实说,苏亦对唐武宗也没啥研究,但要写论文,就必须要查找史料。    重中之重,还是《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    除了这些史料之外,肯定会涉及到佛教典籍以及其他学者的著作。    这些就不一一例举了。    历史研究被称为书斋式的研究,并不是说说而已,想要知道的东西,多翻书就行。    多看史料多看论文,总会有收获。    。    当然,多看书还要懂得思考。    葛兆光先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说,研究历史,最好做到以小见大,通过事件的表现去看待事件的核心。    研究人物最好从人物看到整个时代。    研究文献,最好从文献里面看到历史时代的变化。    你如果研究一个事件,最好能够从整个事件讲它的背景,讲到引发这个事件一个大的背景。    如果你研究这个制度的变化,最好能够从这个制度里面去见这个制度政治的变化。    反正就是以小见大。    那么研究唐武宗灭佛呢?    仅仅是研究这个事件本身吗?要真是如此,有啥好研究的。    唐武宗是一个人,研究人物要看到他代表的晚唐时期。    那么研究唐武宗灭佛,必然要研究引发这件事的大背景。    这样一来,研究唐武宗灭佛就容易入手了。    首先就是要知道,他灭佛之前,大唐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灭佛的。    然而,这论文有不仅仅是研究唐武宗灭佛,还要跟朗达玛灭佛相比较,这样一来,就需要做一个横向对比了。    如果是学位论文,按照写论文的格式,这玩意还要弄个选题背景和意义。    不仅如此,还要分章,分别论述佛教在汉地跟吐蕃的传播情况。    接着才开始论述两地灭佛的历史渊源。    再开始论述他们灭佛的原因有何异同。    接着,肯定要详细研究灭佛的过程,最后才比较两地灭佛之后,对佛教的传播发展起到何种作用,最后一步自然就是总结了。    研究历史有啥?    自然是以古鉴今,以史为鉴。    所以肯定要说明,从这两起灭佛事件当中,后人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不然,研究个啥?    那么期刊投稿,又有何不同呢?    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那么水。    论文的格式也大不相同,这玩意,也要看期刊对论文的要求,这些都是技法,不是核心,核心还是研究的知识点。    对于苏亦来说,困难还是收集资料,而不是论文格式。    前世读研的时候,怎么说也都水过不少文章,论文格式,对于他来说,自然不是啥大问题。    主要还是内容。    比如灭佛前,吐蕃是啥情况?大唐又是个啥情况?    吐蕃部分。@    前面苏亦已经跟马世昌他们做了大量的讨论分析,不需要再过多赘述。    现在的重点,自然就是放在大唐这边。    要是从佛教传播来说,肯定是汉地比雪区要早。    佛教早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就从西域以及中亚传播到汉地,而传入雪区,则晚了很多,大致于公纪,而等到松赞干布上位,为了制衡苯教,才引入佛教,此时已经是七世纪了。    同样,佛教在两地的传播,所受到的待遇也各不相同。    在藏地传播,一开始受到苯教的顽固抵制。    在汉地,佛教早期的传播过程,就顺畅了很多,本土的道教,儒家对佛教的抵制并没有那么强烈。    然而,等佛教迅速发展,威胁到其他两家的地位,才遭到抵制。    前面提及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以及北周武帝宇文邕两人先后两次灭佛,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这两位也开了一个好头,跟唐武宗灭佛提供强有力的历史根据。    佛教自从传入藏地,就一直卷入阶级斗争之中,一刻都不得安宁。    这些内容都是要涉及到的。    佛教在吐蕃王朝时期,受到什么待遇,在大唐受到什么待遇都要了解。    实际上。    ,汉地佛教,在大唐的时候,都是被放任不管的状态,没有朝廷的支持也没有受到朝廷的排斥。    然而,佛教的野蛮成长的能力太恐怖,很快就严重加压道儒两家的生存空间。    佛教寺院的经济势力和僧侣地主势力极度膨胀,僧侣寺庙越来越多,到了唐武宗灭佛之前,都泛滥成灾了。    任何一次灭佛事件,都不得不提及一点,那就是寺院享有的免疫免税特权。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文主角穿越回古代的时候喜欢到寺院薅羊毛的原因。    当佛教发展到一定程度,严重威胁到统治阶级利益的时候,古代任何一个有作为的皇帝都会灭佛或抑佛。    唐武宗被称为中兴之主,肯定会这么干,他不怎么干,都不好意思被称为中兴之主了。    实际上,唐武宗灭佛的原因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差不多,他俩都是虔诚的道教徒。    再加上周武帝,似乎历史上的庙号带武的皇帝都喜欢干佛教。    要是西汉时期,佛教传入汉地的话,估计汉武帝也要干掉佛教,毕竟这位狠人,可是弄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壮举啊。    汗跑题了。    还是说回唐武宗,为啥灭佛。    算了,还是不说了。    无非就是阶级、宗教、个人三个原因。    还是说说唐武宗是怎么灭佛的吧。    实话实说,对这个问题,北大历史系好奇的人还挺多了。    尤其是苏亦在王永兴先生的《隋唐史》课堂上出现的时候,就被同学们强烈要强他登台讲课,就是专门讲这个课题。    对此,苏亦自然不会拒绝。    写文章的意义就在于分享。    苏亦再次登台,历史专业的学生表现得相当热烈。    随着他去故宫实习,在历史专业这边蹭课的时间大大减少。    同学们想要在课堂上见到他,并不容易。    别说历史专业的学生,就算考古专业的本科生,在文史楼的教室碰到他的次数也不多。    因此,看到他再次出现在教室里面,大家怎么可能放过他。    苏亦想要安安静静地听课是不可能的。    王先生让他这一次过来上课,其实就是让他过来跟同学们上课的。    分享的内容就是他这段时间的论文成果。    苏亦登台,拿起粉笔,唰唰的写下这一次的论文题目。    “嗯,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同学们分享我内容。”    说着,他又开始提问,“大家知不知道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事件?”    这个只是上课的引子。    这种基础知识,对于历史系的学生来说,知道的自然是大多数。    搁后世,就是普通的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